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鱼骨葵

鱼骨葵(拉丁学名Arenga tremula)是棕榈科桄榔属的常绿丛生灌木。茎丛生,羽状复叶较少下垂,小叶狭长,羽状排列整齐;花单性,雌雄同株,花黄色,花序结实后下弯;核果近球形,熟时红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原产于中国海南、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等省份,东南亚一带亦有分布。喜半阴,耐阴,耐寒,生长快速。在园林绿化中可数株群植于庭院或孤植观赏。

形态特征

羽状小叶边缘及顶端有啮蚀状锯齿,故名“鱼骨葵”。为常绿棕榈植物。茎丛生,高3~5米,其上密被棕褐色叶鞘纤维。叶片大型,小叶狭长,羽状复叶排列整齐,较少下垂,叶长5~8米;羽片多数,长35~50厘米,倒披针形,背面灰白色,边缘及顶端有啮蚀状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花黄色,花序结实后下弯;核果近球形,熟时红色。具芳香。果近球形,直径2~2.5厘米,熟时红至紫红色,内有种子1~3粒。

生长习性

鱼骨葵喜半阴,耐阴,耐寒,生长快,不择土壤;生长适温20~30℃,全日照。

繁殖方法

鱼骨葵的繁殖方法为播种或分株繁殖。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鱼骨葵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相当广泛,羽状叶可制作扫帚,搭盖凉棚,也可以作为绿篱起到隔档作用。鱼骨葵嫩芽可食,中国台湾南部的原住民部落,常有人取食其嫩芽。

观赏价值

鱼骨葵叶形奇特,株形美观,果实红艳,挂果时间长,为优良的观叶、观果植物,适合公园、绿地于路边、建筑旁丛植观赏。可数株群植于庭院或孤植。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