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路县故城

路县故城,是位于通州区潞城镇古城村的秦汉遗址,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目前所知最早的古代城址,于2016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前期考古勘探时发现。

路县故城是一个平面近似方形的城池,城墙边长550米至600米,城墙之外15米为护城壕,城址本体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相当于142个足球场。路县故城从规模来看,是当时中原和北方地区一座典型的中等规模县城。路县“西汉初置”,约在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设立。2016年,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就在通州区潞城镇开展了大规模考古工作。2017年1月,北京市明确将遗址建设成“路城遗址公园”,并配套建设博物馆,以展览文物及研究成果。2022年7月8日,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西北的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开建。2023年,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完成二次结构施工、机电安装和室内外装修。

路县故城曾获得“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北京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十四五”时期大遗址之一”等荣誉。路县故城在北京作为早期北方地区的政治中心、军事中心和交通中心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交通、经济、军事意义。

历史沿革

路县“西汉初置”,约在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设立。筑城当在其后不久,城垣方形,“周围四里”。汉孺子刘婴初始元年(公元9年),皇亲国戚、安汉公王莽篡位称帝号新,路县改称通路亭,亭治仍设在此。

东汉刘秀建武元年(25),县依水名潞县,同时,渔阳郡治自今密云区梨园村迁此,郡、县两级政府机关并设此城。次年,渔阳知府彭宠于此举兵叛朝。

五年(29)春,彭宠为家奴所杀,祭遵挥军攻入此城,进行诛烧,郡、县治大火,殃及千余家,火飞城外。县治东迁今河北省三河市城子村,郡治还迁旧址。李显李显神龙元年(705),崇州市、鲜州(安抚降唐奚族部落所置跌州)二州政府一并寄治在此城内,至李亨李亨至德元年(756)方才撤除。

明代,为修缮通州城垣、仓场、衙署等官家建筑,补充水运南方砖料不足,于此设窑烧砖,取用千年古城熟土制砖,将此城东、南、西面城垣用尽,只余西北垣墙,以抵西、北诸河泛冲村庄。

至清光绪年间,是城西北角楼台尚存残迹,北垣依旧,民国间渐被村民挖取而减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集体生产组织复于此设窑烧砖,至1959年夏,只余北垣东段残址50米,当年7月24日,通州区人民委员会(后简称人委)公布其为通州区文物保护单位。“文革”间再行减短。1987年夏,北京市运潮减河复堤工程,将残存土城遗址掩于堤内,此前,取城址夯土一块,长35、宽28、厚10厘米,质地坚硬,夯窝清楚可见。现古城村西北角残存一段长15米,高1.5米。2016年,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就在通州区潞城镇开展了大规模考古工作,勘探122万平方米,发掘4万余平方米,发现汉代路县故城城址及其周边的墓葬群。

遗址规模

路县故城是一个平面近似方形的城池,城墙边长550米至600米,城墙之外15米为护城壕,城址本体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相当于142个足球场。从规模来看,是当时中原和北方地区一座典型的中等规模县城。城址外围400米至500米的范围内。

方位布局

路县故城位于通州区潞城镇古城村。现存城址埋藏于地下,城墙保存较为完好。城墙外周为城壕(护城河),城外西部为生活生产区,东北、东南、南部等地有墓葬分布。

开发与保护

2017年1月,北京市明确将遗址建设成“路城遗址公园”,并配套建设博物馆,以展览文物及研究成果。

2022年7月8日,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西北的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开建,截至2022年09月23日,该工程博物馆A楼共计完成土方外运14万余方、浇筑混凝土5000余方,钢筋安装累计完成1900余吨。运营管理用房B楼共计完成土方外运6000余方,边坡锚杆146根已全部安装完成。2023年,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完成二次结构施工、机电安装和室内外装修。

遗址文物

路县故城遗址的考古发现十分丰富,魏晋窖藏是北京地区首次发现的最大规模的魏晋时期窖藏;东汉水井中发现的木、竹简牍在北京地区考古中尚属首次发现。

路县故城中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板瓦、筒瓦和瓦当,既可保护建筑顶部不被风雨侵蚀,还可起到一定装饰作用。瓦当既有延续战国时期燕文化特色的山云纹、兽面纹、动物纹瓦当,也有典型汉文化特征的卷云纹、乳钉纹、千秋万岁瓦当。路县故城发掘的西汉水井底部常出一种灰陶弦纹带领罐,鼓腹,小平底,应是打水的工具——“汲水罐”。在水井边和房址内均发现过一种体量很大的灰陶瓮,出土时摆放稳妥,应是用作存水的器具。水井内还常见铁棘轮和铁承伴出,说明井上已经安设半机械的设备打水了,既节省了人力,也提高了水井的利用效率。

2015年以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已经对路县故城城址进行了持续的大规模考古发掘和研究。路县故城遗址及周边已发现汉代城址一座(路县故城),发掘战国至明清时期墓葬4000多座,窑址165座、灰坑1096座、房址45座、水井155口、道路21条,以及金朝塔基6座、明清时期的寺庙基址1处、明清时期的大运河故道1处等,出土铜、玉、瓷器等重要文物1万余件(套)。

遗址特点

路县故城遗址是西汉渔阳郡下辖路县的治所。既是北京最重要的大遗址之一,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遗址。路县故城遗址,属于城市型遗址,在保护方面难度较大,因为要受到来自规划与现状的双重挑战。不仅如此,遗址保护还面临考古发掘持续进行、保护对象陆续增加的动态状况,以及行政办公区快速建设所造成的建设条件不断变化的局面。 

路县故城保存比较完整,考古工作比较充分,文物保护工作比较到位,这就具有建设遗址公园的良好基础。此外,路县故城遗址恰好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核心位置,地属北京市新行政办公区。在这“金贵”地段,保留大片土地、保护一座古代县城遗址,体现了对文物前所未有的尊重和爱护,彰显出崭新的“新北京”的建设思想。 

文化活动

2023年10月21日,北京公众考古季家庭考古研学活动在北京通州路县故城遗址举办。20组家庭走进考古发掘的现场,体验考古勘探及发掘工作,学习考古工具使用、铜钱拓片制作等技艺,感受考古工作的魅力。

科研成果

2017年,在路县故城西边,学名“3区T1254”的一处发掘现场,孙勐和同事们发现了一处连续约4平方米的黑色炭化地层——探方的“墙”壁上有一条黑线,说明这个地方可能密集存放过粮食。珠流璧转,炭化的粮食纯凭一双肉眼已经很难辨别。考古人员现场进行浮选——先把大块的土掰碎,然后放入一个有刻度、底部有孔的塑料桶里;再往桶内注水,轻轻拍打水面,模拟涟漪,利用水波的浮力,比重大于水的物质会沉下去,干燥的炭化物质比土壤颗粒轻,就会浮起来。一桶水大约16升,反复折腾大半天,能筛出10克左右的木炭。而植物种子的数量远比这个更少。考古专业人员对其中一座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房址内出土的样品进行研究后,确认包括麻、大豆、小麦、喜米、粟、黍、红豆七种农作物,与汉代所说的“五谷”可以对应。

价值意义

路县故城是通州区唯一的秦汉城址。它在北京作为早期北方地区的政治中心、军事中心和交通中心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交通、经济、军事意义。

路县故城遗址是大运河文化带重要考古发现之一。考古廓清了路县故城南城门的形制和保存状况,进一步明确了其使用、废弃历史;还在城郊遗址区发现了两汉时期道路、北京地区最大规模的魏晋窖藏,以及战国至明清时期的后屯墓地;东汉水井中发现的木、竹简牍,在北京地区考古中尚属首次,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

获得荣誉

信息来源

相关事件

2024年9月17日,北京时间在抖音发布北京卫视人文纪录片《有力见证》一起探索古人的生活奥秘,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的视频,视频中记录了路县故城出土文物的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北京通州路县故城遗址举办公众考古活动.百家号.2024-09-18

文化 文物.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2024-09-18

触摸汉代人的生活密码,路县故城遗址悄然“睁眼”.百家号.2024-09-18

【通州文化】汉路县城遗址.微信公众平台.2024-09-18

一眼望千年,路县故城城址揭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根与魂”.百家号.2024-09-18

文博要闻丨提前正负零封顶!副中心这项大工程最新进展来啦!两千年前古城将“唤醒”.微信公众平台.2024-09-18

北京大力建设“博物馆之城”!年内一批博物馆、文化公园“上新”.新华社.2024-09-18

路县故城遗址.北京市文物局.2024-09-18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的通知.国家文物局.2024-09-18

路县故城如何“新生”.国家文物局.2024-09-18

路县故城遗址入选本市年度考古成果.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2024-09-18

考古所见“路县人”的衣食住行.国家文物局.2024-09-18

北京城市副中心年代最早遗址公园启动园林绿化工程.北京市园林绿化局.2024-09-18

揭秘|北京新世纪以来最大规模考古,如何发现首例独立厕所?.揭秘|北京新世纪以来最大规模考古,如何发现首例独立厕所?.2024-09-18

考古所见“路县人”的衣食住行.新京报网.2024-09-18

北京6项年度重要考古成果发布!中轴线发现依次叠压的七条道路.百家号.2024-09-18

原来古人用的熨斗长这样 古人的智慧令人惊叹!原来古人也已经早早用上了熨斗,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展现出古代生活的别样风情。每晚19:30,锁定北京卫视人文纪录片《有力见证》一起探索古人的生活奥秘,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北京是中华文明有力见证.抖音短视频.2024-09-18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