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竹琳

竹琳,1982年9月4日出生于马德里动物园,是大熊猫绍绍和佳佳的儿子,1996年4月29日因病去世于西班牙马德里动物园。

动物简介

1978年6月,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和索菲亚王后第一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国政府向其赠送了一对大熊猫。雌性熊猫叫绍绍,雄性的叫强强。来到西班牙后,这对大熊猫很快就适应了马德里的生活。1982年春天,强强和绍绍进行了自然交配,但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对这次交配是否成功尚无把握。为了稳妥起见,他们用伦敦动物园的雄性熊猫佳佳的精液为绍绍进行了人工受精。这一年9月4日的晚上,马德里动物园的大熊猫绍绍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很快,这个来自西班牙的喜讯传遍了全世界。然而,在这对双胞胎中,只有一只雄性幼崽存活了下来,他是首只在欧洲圈养环境下出生并存活的大熊猫。西班牙有关方面组织了一个全国性的讨论会,集思广益为这只大熊猫起名,最后决定启用“竹琳”这个名字,其寓意是“竹林之宝”。当时,一对童谣歌手还专门演唱了一首大熊猫之歌。“竹琳”成了世界动物之星,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昂贵的动物之一,估价2亿比塞塔1978年,也就是绍绍与强强来到马德里动物园的那一年,马里奥·罗布雷里奥光荣地被选拔为西班牙第一批大熊猫饲养员。马力欧在动物园工作了三十多年,这里的动物都像他的孩子一样。但在这成千上万的“孩子”中,有一个黑白相间的身影始终在马里奥的心间占据着特殊的地位,那就是大熊猫竹琳。小竹琳在妈妈和饲养员的精心照料下顽强的活了下来,但不幸的是,竹琳出生后仅仅一年多,绍绍就因病去世。在那之后,作为专职饲养员的马里奥几乎承担了全部照顾小竹琳的任务。为了照顾竹琳,马里奥有时会全天24小时都呆在熊猫馆里。“我陪他玩耍,喂他食物,他睡觉的时候会把头放在我的大腿上。”马力欧说。马里奥的小儿子恰好与竹琳同时出生,很多年里,他都与小竹琳分享同一份父爱。他说:“每天下班回家,我的儿子都会问我:今 天竹琳怎么样,过得好不好,开心不开心?我每天也会在饭桌上向全家人播报有关竹琳的新闻:今 天竹琳胃口不错,吃得很多;今 天竹琳上树了;今 天我们为竹琳找了一个新的玩具,等等。就像父母对待成长中的孩子一样,发生在竹琳身上的每一点新鲜事我都希望与别人分享。马里奥的妻子同样是个有心人。她把马力欧接受电视台和电台的采访都给录了下来,把报纸上刊登的关于竹琳的报道剪下来做成了纪念册。马里奥的办公室里就珍藏着一本这样的纪念册,其中有一张照片是马里奥最心爱的。照片中的马里奥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他坐在草地上,当时已经成年的竹琳则从后面整个搂住了他,一脸的享受和幸福。“我与竹琳的感情是特别的,我们之间有毫无保留的信赖。照顾竹琳的这些年可能一生最闪光也是最值得纪念的时刻。”说到这里,已年过花甲的马里奥依然非常激动。1996年,竹琳患病去世,这是马力欧和他的同事们一段伤心的回忆。“看着他胃口越来越差,一点点瘦下去,我们心里都特别难受。竹琳走了,但他永远活在我心里。竹琳是动物园的骄傲,是我们全体饲养员的骄傲,更是我的骄傲,因为他是我的孩子。”为此,人们在马德里动物园竖立了雕塑家Rager为纪念竹琳而制作的雕塑,上面刻着“孩子们献给竹琳的礼物”

参考资料

【那只熊猫的旧时光】大熊猫竹琳与他的外国“父亲”.搜狐网.2018-09-06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