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伦起义
清代爱新觉罗·弘历三十九年(1774),山东寿张镇(今山东阳谷东南)县民王伦利用白莲教支派八卦教组织领导的农民起义,因其主要战役是在临清州进行的,故又名临清起义或清水教起义。
事件起因
乾隆三十九年,山东省年岁歉收,地方官妄行加征,人民的反抗情绪十分强烈。王伦遂利用清水教谶言,决定组织教徒于是年秋起事,并任命了军师、元帅、总兵等官职。清水教原议十月起义,因泄漏,寿张县派兵剿捕,不得不提前于8月28日起义,参加者数千人,是日夜,王伦率众千人,头裹白巾,手持大刀、长枪,攻入寿张县城,杀死知县沈齐义,9月初二日攻破阳谷,初四日又据堂邑。
事件经过
王伦(? -1774),生于寿张镇后王庄村(今阳谷县十五里元乡党后王村)一个农民家庭,受尽欺凌,清中期清水教起义领袖。王伦相貌魁梧,气力过人,武艺超群,并且擅长医术。乾隆十六年( 1751),他加入白莲教。不久,在白莲教中自立支派,称“八卦教”。自乾隆二十六年( 1761)开始,他在寿张、阳谷等地行医,以“运气”之名专治病,不收诊费。许多年轻患者痊愈后,即拜王伦为义父。行医的同时,他往来兖州区、东昌(今聊城市)各州府县,进行传教活动,教授拳棒武术,发展秘密组织。经过10余年的努力,清水教徒遍布寿张镇、阳谷县、堂邑等地,其中大部分都是贫苦农民和游民,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意识。
乾隆三十九年(1774)春,王伦与其弟子相约,于10月间数处同时起事。即将起义的消息迅速传遍四乡,各村的清水教徒都聚集起来习武练兵,准备迎接起义。8月15日,寿张知县沈齐义获悉此事,立即下令逮捕王伦,查禁八卦教。他没有想到,连他自己手下的差役也成了清水教徒,并将此事报告给了王伦。王伦决定先发制人,于8月28日举行起义。
8月28日,王伦请了戏班在寿张县衙前演戏,几千名起义军扮成老百姓聚集在衙门前假装看戏。半夜时分,起义军举火把,持刀棍,振臂而呼冲入了县衙。知县沈齐义惊慌万状,急急穿起官服,登上县衙大堂,试图“软语劝谕”,暂稳局势,日后再行剿捕。阴谋未逞,知县转而破口大骂,被手下皂役李旺砍死于衙堂上。同日,王经隆在堂邑镇城西张四孤庄率领五六百人起义,杀死了该村恶霸地主后,南下与王伦会师寿张,然后挥戈北上。9月2日,起义军进攻阳谷县。寿张游击赶福随州镇总兵惟一前往围攻,被起义军杀死于阳谷南门。莘县把总杨兆立,奉命助守阳谷县城,一经交锋,被起义军杀死于城内。阳谷县丞刘希涛,闻讯后从阿城镇领兵增援,两军相遇,县丞被砍死,清兵败遁。起义军攻入县城,典史方光祀坚守县监狱,最终也被起义军所杀,全部囚犯都被放出。9月4日,起义军乘胜北上,攻打堂邑,当日下午直抵城下,卸任知县陈枚、武举陈元梁、把总杨兆相、训导吴标各率清兵分守4门,最终城门被攻破,陈枚等人战死。
起义军举起义旗后,在当地杀富济贫,“将库存银两搜劫,释放监犯,收人伙内”。民众大悦,争入义军,于是军威大震。在击败清军竞州总兵惟一和山东巡抚徐绩的围剿后,起义军北上直逼临情。临清市是南北水路交通的枢纽,扼据潜运要冲,关系匪浅,因此清王朝对这次起义极为重视。此时山东省的绿营儒怯无能,早已腐化失去战斗力的旗兵更不足以镇压农民的反抗斗争。总兵惟一“素以勇略自挎”,被起义军打得丢盔卸甲。寿张营游击赶福身系满洲,由署后墙缺跳出,“避贼而逃”。爱新觉罗·弘历不得不紧急派大学士舒穆禄·舒赫德为钦差大臣,特选健锐、火器二营卫戍军一千名,由额附拉旺多尔济、都御史阿思哈率领,赶赴临清。九月下旬,清军大队糜集,起义军被包围在临清市旧城。乾隆又命直隶总督周元理、河道总督姚立德等派兵前往“助剿”。
事件结果
起义军英勇抗击,用短柄枪、顺刀、扑刀等简陋的武器与拥有鸟铳、劈山炮、佛郎机等优势火器的敌人战五昼夜,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清军探得王伦被围在汪家大宅的一幢楼房里,便派侍卫英济图等前往擒捕,两人扭打在地,另一起义领袖孟灿用短矛刺中英济图的咽喉,救出王伦。王伦见大势已去,遂决定举火自焚,并感慨地说到:“说:“我宁可烧死在楼上,断不能投降。”他让手下的人放火焚楼,但大家都不忍动手,他便亲自举火自焚,终于壮烈牺牲。
王伦的义女、起义军中女首领乌三娘,武艺超群,能使双刀,巷战中从马背上跃登屋顶指挥战斗,不幸中鸟铳牺牲,年仅二十岁。舒穆禄·舒赫德镇压农民起义有功,时值冬令天寒,乾隆赏给御用貂尾冠一顶、黑狐马褂一件以示恩宠,以后又授为御前大臣,赏戴双眼花,赏给云骑尉等世职。
历史评价
王伦起义,规模不算大,历时不到一个月,但它是在清王朝前期鼎盛之时爆发的,对封建统治者来说,是一次不小的震动,清政府还专门挖空心思地创制出一种棋类游戏——拿王伦,并推行全国,让老百姓都学下这种棋,可见王伦起义给清政府的打击之深重。
参考资料
清朝义军首领王伦.临清在线.202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