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绥江第一中学(简称绥江一中),学校位于云南省最北端的绥江县新县城中段,是绥江县唯一一所普通高中,1994年被评定为云南省二级一等完全中学。自2012年7月随绥江新县城整体搬迁,全校师生进入新校舍以来,学校从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完善教学与管理,积极申报云南省一级三等完全中学。
历史沿革
绥江第一中学创办于1936年,原名“绥江县立中学” “绥江中学”。原址附设在老县城教育局内。1939年9月,迁县城南华宫。1960年8月,改名为“云南省绥江第一中学”。1994年被评定为云南省二级一等完全中学。2006年,在烟厂开设分校——凤凰分校。2008年9月,学校本部搬迁到分校,学校合并。
2012年7月,学校随县城整体搬迁到新县城五福堂(龙行大道6号)并与原县第三中学合并为绥江第一中学。
教学设施
绥江一中坐落在金沙江畔绥江县城中心,龙行大道东段6号。
学校现占地近167.4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16000平米,拥有东西2栋教学楼,2幢教学楼建筑面积54000平米,,共计教室80间,行政综合楼1栋,建筑面积4415.09平米,女学生宿楼1栋,建筑面积12995.56平米,铺位2200个,男学生宿楼1栋,建筑面积11192.22平米,铺位1728个,食堂综合楼一栋,包括3层学生食堂、1层教师食堂和一层超市,总建筑面积4775.4平米,1个体育馆,建筑面积957.73平米,1个游泳馆,建筑面积300平米,体育活动场地9600平米。
自建校以来,已开办初中167个班,毕业学生7232人;中师2个班,毕业学生120人;开办高中23 1个班,毕业学生约12019人。
2014年春季学期有教学班级64个,其中初中20个,高中44个;在校学生3448人,高中2295人,初中1153人,住校学生 2326 人,住校女生1285人,住校男生1041人。
学校教学设施完善,基本达到教学办公电脑化,学生实验规范化,艺体教学特色化,学校设施现代化的四化标准。
学校有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1个、网球场1个、篮球场10个、室内灯光球场1个、国标游泳池1个、排球场2个。云南省三星级档案室1个、昭通市食品卫生A级单位食堂1个、物理实验室3间、化学实验室3间、生物实验室3间、综合报告厅1个、实行微机管理的图书馆1个(藏书80000册、杂志16000册)、电子阅览室1个、音乐室2个、美术室1间、体操室1间、合唱室1间、阳光心理咨询工作室1间、微机室3个、视频监控室1间、多媒体教室1个、电脑375台、投影仪16台。另外学校还向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建设了“三通两平台”,学校64个班级全部安上了电子白板,并开通了宽带服务,方便师生利用网络查阅教育教学资料。
先进的办学条件,优化的教学手段为学校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插上了腾飞的双翼。
机构设置
学校机构设置有:党支部、校行政、校办室(负责学校行政管理、人事管理、外事、宗教民族事务等)、支部办(党务管理、党群活动)、教务处(负责教学工作管理)、政教处(负责学生工作管理)、总务处(负责学校后勤管理和食堂管理等工作)、教科室(负责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管理)、年级组(负责各年级的教育教学等工作)、信技中心(负责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管理及校园网站建设)、校团委(教师团员、学生团员和学生会工作)、校工会(负责教师会员的工会相关工作、负责教代会的日常工作和离退休教师工作等)。
领导班子:
书记:陈雨松
校长:韩家银
副书记:杨天氢
教学副校长:凌云
德育副校长:杨星林
后勤副校长:陈杰
教师队伍
绥江一中拥有优秀的教师队伍。有的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有的被评为省、市优秀班主任和德育先进工作者,有的被评为云南省特级教师,有的被评为省、市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一大批教师被评为县、校先进班主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现有教职工250人,其中教师239人;党员105人;高级职称66人,中级职称90人;本科学历195人,研究生同等学力23人。
办学特点
走过七十八年风雨路,大浪淘沙,学校形成了“立信、明志、敬学、尚美”的校训,“好学、力行、知耻”的校风, “求精善导,诲人不倦”的教风和“乐学善思,合作探究”的学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以人为本,以德治校,以质求发展”的办学思想,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教育创新,逐步形成了“构建学生的健全人格,打好学生的发展基础”的教育理念,学校形成一条科学合理的办学思路。
1. 确立一个“七育人”的核心办学理念——以丰富的内涵育人,以雅致的环境育人,以精细的治理育人,以丰富的活动育人,以严谨的学风育人,以务实的心育育人,以严谨的家教育人。
3. 务实做好校园文化建设三件事——一是建好教师阅览室,班级教室和寝室“图书角”,经常开展师生写读书心得比赛活动,努力营造真正的书香校园;二是设计雅致的办公室文化,教室文化和寝室文化;三是全力做实学校“四化”工程:净化、绿化、美化和亮化。
4. 努力抓好学风建设四重点——一是严格要求学生早晚读的时候用“三最四想五齐动操练法”进行朗读操练(“三最”:最宏亮的声音,最清晰的发音和最快的速度。“四想”:想其标准的语音语调,想其结构,想其意思和想其表达的情境。“五齐动”:脑、眼、耳、口和手同时动起来);二是坚持每天中午和晚自习静校制度;三是切实推进“六优”评选制度,即优秀学生,优秀教师,优秀班级,优秀年级,优秀教研组和优秀年级学科备课组的评比;四是坚持文字学科课前三分钟的朗读操练。
5. 用心开展五大特色活动——一是针对学科特点,坚持每年开展中青年教师的基本功考试和竞赛。二是每期开展一次优质课评比活动。三是开展系列特色的文体活动。四是狠抓学风推进活动。五是致力于教师个人的特色名片打造,努力构建一直精良的教师团队。
教学成绩
我校坚持以”七育并举,习惯优先,方法为重”的办学理念,以生为本,以德树人,以质立校。努力实践素质教育要求和因材施教思想,有符合学校实际的办学发展规划,并取得了明显成就。
我校以高中新课改为契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造高效课堂,创建学生自主参与学校管理的教育管理方式和实用模块教学方式。办学目标是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造就出优秀的教师,创造出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理论,创一流教育品牌。
我校先后获得“云南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云南省创先争优先进单位”“云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称号百余次,获“昭通市二级完中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等奖项数百次。
我校高考上线保持优良水平,上线质量稳中有升。
2008年学校高考600以上7人,居全市二级完中第一;一本上线比率居全市二级完中第一。
2009年学校高考一本上线率获全市二级完中第三名,二本上线率获第二名,提升率获第一名。
2010年,学校高考600分以上人数居全市二级完中第一;一本上线69人;本科上线308人,上线率60%;一本、二本、三本上线率均居全市二级完中第一。
2011年高考一本上线人数86人;一本上线15%,本科上线率76%,居全市二级完全中学第一;升学核心指标名列全市二级完中前茅。
2012年高考参考人数507人,一本上线62人;本科上线255人,本科上线率63.27%;总上线497人,总上线率98.11%。一本、二本、三本上线率及总上线率均居全市二级完中第一。
2013年高考参考人数622人,一本上线85人;本科上线421人,本科上线率67.68%;总上线622人,总上线率100%。一本、二本、三本上线率及总上线率均居全市二级完中第一。
学校中考成绩保持全县前列水平。
2009-2012年全县中考优生第一,尖子生第一,综合考评第一。
2013年全县中考优生第二,尖子生第二,综合考评第二。
2014年高考参考人数629人,一本上线60人,600分以上5人,理科最高分644分,文科最高分607分,一本、二本、三本上线率及总上线率均居全市二级完中第一。
自恢复高考以来,学校向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输送了5名优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