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杨(学名:Populus pseudomaximowiczii)是杨柳科杨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15米。树皮灰色,附白霜。小枝粗壮,赤褐色或黄赤褐色,无棱,光滑。芽大,圆锥形,长2厘米,褐色,有粘质。萌枝叶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达27厘米,宽达22厘米,先端突尖,基部心形,边缘有不整齐粗腺齿缘,上面暗绿色,下面苍白色;叶柄圆,长7厘米,近无毛;短枝叶阔卵形或卵形,长7一14厘米,宽4一6厘米,先端突尖或短渐尖,常扭曲,基部浅心形或近圆形,边缘圆锯齿,有缘毛,上面暗绿色,下面苍白色,两面沿网脉有白长毛,叶柄圆,长3—7厘米,具疏毛。雄花序长3—5厘米,花序轴具毛,苞片褐色,丝裂,无毛。果序长达15厘米,轴光滑蒴果卵圆形,被柔毛,沿缝线较密,瓣裂,近无柄。花期4月,果期6月。
生长环境
梧桐杨多生于海拔1000—1600米山林中。山谷林下,山谷溪边, 山坡, 阴坡。
分布范围
保护现状
梧桐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濒危(EN)。
和其他杨属种类相似,梧桐杨为优良的的用材树种。也是北京市特有种,对研究北京地区的杨属的分布、进化有一定的科研价值。由于森林的砍伐,生境遭到严重破坏,目前其分布区极度破碎化,居群生长在很小的区域内,数量非常少,种群的繁衍和群落更新困难极大。目前其所分布地区的旅游业发达,游客的增多对其生境产生一定程度负面影响。
2023年6月5日,被列入《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变种
f. glabrata C. Wang et Tung, 东北林学院植物研究室汇刊, 4: 21. 1979.
果光滑可与原变型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