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瑞乃尔

瑞乃尔(Schnell, Theodore H)是克虏伯公司最早派到中国的军事教习。1870年,他供职于山东登荣水师,因为登荣水师购买了克虏伯火炮。瑞乃尔略通汉语,他一面传授克虏伯炮的使用方法,一面帮助操练。瑞乃尔性情笃实,工作极为勤奋,教学中言传身教不遗余力,还常常用自己的薪水奖励学员中成绩突出者,教学效果显著。山东巡抚丁宝桢曾上奏清廷对其予以嘉奖。

历史人物

瑞乃尔(Schnell Theodore.H ?-1897),德国人。同治九年(1870年),德国克虏伯炮厂派其来中国推销军火。旋被李鸿章聘为陆军教官。后经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推荐,瑞乃尔同额德茂一起被聘为旅顺炮台教习。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瑞乃尔由天津市调往威海,任北洋护军绥巩军炮术教习,协助北洋水师作战。

主要事件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破五节日,日本海陆军联合攻占了威海卫南帮炮台。随又占领了威海卫城及北帮炮台。接着,对停泊在威海卫港内的北洋舰队实行海陆夹击。并多次以鱼雷快艇潜入港内偷袭,先后炸伤、炸沉了“定远”、“来远”、“威远”、“宝筏”等舰船。刘公岛内已是人心浮动,秩序混乱,形势十分危急。一些洋员与清军官弁也在私下聚会,策划投降事宜。正月十四日夜,瑞乃尔与帮办“定远”管带英国人泰莱、医官英国人克尔克三人先后会见候选道牛昶炳和山东省候补道严道洪,密商投降问题。由泰莱与瑞乃尔出面,向丁汝昌劝降,以观其态度。当日午夜二时,二人见到丁汝昌,瑞乃尔会讲华语,他首先向丁汝昌说明眼前之困境,然后劝之曰:“事势至此,徒多杀士众,无益也。曷以船械让敌,士民可以保全”。进而说:“可战则战,否则,若士兵不愿战,则降不失为适当之步骤”。结果,被丁汝昌严词拒绝。

正月十六日,日军海陆围攻更急,少数清军将领与洋员“密有成议”,鼓动一些士兵、水勇胁迫丁汝昌投降。丁汝昌不允,并召集各舰管带议事。因瑞乃尔通华语,丁汝昌命其出舰安抚士兵,众人仍喧噪不已。“瑞乃尔入舱,密告丁汝昌曰:‘兵心已变,势不可为,不若沉船毁台,徒手投降较得计’,汝昌沉思良久,乃令诸将候命,同时沉船。诸将不应,盖恐沉船徒降,取怒倭人”。十七日,丁汝昌得到刘含芳派人送来的一封李鸿章电报,始知援兵无望,而口外倭舰密布,北洋政府各舰皆受重伤,子药将尽,无法冲出,水陆兵勇又哀求活命,丁汝昌见事无转机,遂于十八日清晨饮罂粟自尽。

丁汝昌死后,诸将及洋员商筹投降问题。二十三日,日军占领刘公岛,瑞乃尔等被遣送至烟台市。后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去世。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