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源于湖北省立医学院基础部,创始人为知名医学专家、留德医学博士朱裕璧教授。经过七十年的历程,学院已发展成为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国家基础医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院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流动站、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2个省级重点学科,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级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和免疫学系为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院承担着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学和预防医学6个专业的四、五年制本科生、七年制本硕连读生和八年制本硕博连读生(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以及硕士生、博士生的医学基础课教学任务。
学院积极实施开放办学的战略思想,与美国、英国、日本、芬兰等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一些院校建立了院(校)际交流关系。开设了与法国南锡大学联合培养的临床医学七年制、八年制中法实验班,与芝加哥大学合作的临床医学五年制实验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和口腔医院三所国家三级甲等医院为学院所有医学生的早期接触临床教育基地。
学院概况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粼波万倾的武汉东湖风景区之畔,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经过近七十年的发展,我院已发展成为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国家基础医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源于湖北省立医学院基础部,创始人为爱国学者朱裕璧教授。朱裕璧教授留学德国期间立志为祖国创办一所医学院、造就一大批高级医护人才。1943年在艰苦抗战时期朱裕璧教授建院于湖北临时省会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近5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项,其中杰青1项,重点2项,国家重大专项1项,973子课题1项,863课题2项,发表SCI论文167篇。
学院承担着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学和预防医学5个专业的五年制本科生、七年制本硕连读生和八年制本硕博连读生(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以及硕士生、博士生的医学基础课教学任务。几十年来,已培养了医学本科生2万余名,博士、硕士生3千余名,为国家卫生、教育、科学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现有本科生1281人,硕士生124人,博士生111人,留学生300余人。我院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湖北省大学生演讲比赛特等奖,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武汉大学英语演讲比赛第一名等表彰,学生参与的“青春红丝带”活动获共青团中央“优秀社会实践队”称号。
学院积极实施开放性办学的战略思想,与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法国南锡大学、芬兰瓦沙综合科技大学、福岛县医科大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些院校、国际组织建立了院(校)际交流关系。目前,开设了与法国南锡大学联合培养的临床医学七年制中法实验班,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合作的临床医学五年制试验班。
目前学院已成为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优秀医学专业人才的摇篮。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和口腔医院三所国家三级甲等医院为学院所有医学生的临床教学实习基地。
学院曾多次被评为湖北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
师资力量
基础医学院现任院长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郭德银教授。学院下设9个系1所3个中心3个办公室,现有教职工24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90人(教授37人,副教授53人),博士生导师48人(其中从海外引进的客座教授、兼职博导17人)。国家入选者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珞珈学者特聘教授2人,珞珈学者讲座教授8人,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湖北省“百人计划”1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楚天学者讲座教授2人,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湖北省创新团队2个。
学位授予点
学院拥有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省级重点学科(基础医学一级、药理学二级),有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医学免疫学),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门省级精品课程(药理学、人体解剖学、病理生理学、人体寄生虫学和医学免疫学),1个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过敏及免疫相关疾病实验室)、1个海外留学人员开放实验室。近年来获卫生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人体寄生虫学音像教材《日本血吸虫》获“第五届全国优秀教育音像制品奖”一等奖。
对外交流
学院积极实施开放性办学的战略,与耶鲁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芬兰瓦沙综合科技大学、福岛县医科大学、法国南锡大学等20多个国家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一些院校、国际组织建立了院(校)际交流关系。目前,已开设与法国南锡大学联合培养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中法实验班。近年来,学院广泛开展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积极研究和应用国外当代先进医学教学、科研手段,为早日建成一流的基础医学院而努力奋斗。
实验中心设置
该院拥有全国一流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实验室、设施先进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和10个省级教学合格实验室,全面实行了多媒体教学、仿真教学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方式,部分学科正在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全院获得了多项教学科研成果,其中人体寄生虫学音像教材《日本血吸虫》获“第五届全国优秀教育音像制品奖”一等奖,生理学在实验课的教学中采用了学导式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创新精神,为医学创新教育理论提供了实践经验。目前我院已成为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优秀医学专业人才的摇篮。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和口腔医院三所全国三级甲等医院为我院所有医学生的临床教学实习基地。
科研情况
二十年来我院共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50余项,包括重大国际合作科研课题、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级攻关项目,1985年与美国军事医学传染病学研究所合作的课题“病毒唑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经费120万美元,获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1989年与美国军事医学传染病研究所合作的课题“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病理性研究”获得经费5万美元。近年来,鉴定科研成果60余项,其中20余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0余项分获国家教育部、卫生部、省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近三年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影响因子高达9.782。基础医学院被评为湖北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省先进基层党委和全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2018-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