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断层,将生长断层的落差定义为两盘地层厚度之差,将其某时期古落差定义为该时期两盘沉积的厚度差。
形成原因
在沉积过程中发育的断层,称为生长断层。
生长断层的发育过程较长,沉积作用明显地受断裂活动的影响,表现在沉积岩的岩性、厚度和岩相等均受断层控制。
1、构造活动:基底对盖层的影响。
2、重力因素:重力滑动、沉积压实和塑性流动。
生长断层是沉积岩中的一种断层,它与沉积岩的沉积作用同时进行。随着沉积时间的持续,沉积层的增厚,断层的断距也就增大。断层两盘的沉积厚度不一致,下降盘比相对上升盘的沉积厚度要大。这种断层见于墨西哥湾海岸地区。
演化过程
1.三角洲前缘部位粉砂质沉积环境中出现薄弱带;
2.岩薄弱带形成断裂;
3.三角洲前缘部位断层崖被填平;
4. 断层再次活动,出现新的断层崖
5.三角洲向前推进,断层崖又被砂质沉积物填平,可以看出砂层向相断层面方向加厚;
6.断层不断活动,沉积物不断充填,形成一套复杂的砂质层系
基本特征
1、断层性质:生长断层主要为张性和张扭性断层。
2、平面上呈弧形:单条生长正断层在平面上常呈弧形,凹面指向下降盘,具有中段倾角小而位移量大,两端倾角大而位移量小的特点。 3、下降盘地层明显增厚
4、落差随深度增大而增大
5、断层面上呈铲形
6、下降盘砂层的层数增多,单层厚度增大
7、发育掀斜断块和逆牵引构造
研究方法
生长指数分析
断层生长指数是下降盘地层厚度与上升盘地层厚度的比值。即:生长指数(Q)=下降盘厚度/上升盘厚度对同一条断层应分别计算各个时期的生长指数。生长指数大,说明断层活动较强烈;生长指数小,说明断层活动较微弱;生长指数为1,说明断层不活动。生长指数小于1,说明断层性质反转,即正断层在某一时期表现为逆断层。对于小于1的生长指数要慎重分析。图6-115说明沙四期(Es4)、沙三期(Es3)和沙一期(Es1)是断层的强烈活动时期,沙二期(Es2)、东营市期(Ed)和馆陶县期(Ng)断层的活动性较弱,明化镇期和第四纪断层停止活动。
拉张量的计算
拉张量也称为伸展量,是正断层活动过程中岩块的水平拉开距离。当岩层水平时,拉张量(e)等于断层的水平滑距。(图6-116水平岩层正断层剖面图)
若岩层为倾斜或弯曲时,拉张量等于断层活动前后剖面长度之差。图6-117 旋转断层剖面图 中,拉张量e=x-l。
落差
断层落差是指两盘相当点之间的铅直距离,也称铅直滑距图(图6-118断层落差示意图(一))。断层落差=上盘下降幅度-下盘下降幅度(即:D=HB托尔斯港)(图6-119断层落差示意图(二),120断层落差示意图(三) )
在沉积不上的情况下:断层落差=上盘厚度-下盘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