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突厥益母草

突厥益母草(Leonurus turkestanicus V. Krecz. et Kupr.),为唇形科益母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山坡下部、河漫滩及水沟旁等潮湿地带,海拔范围在1000—2000米。

形态特征

突厥益母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木质,具有密须根的圆锥形主根。茎多数,偶尔单一,多分枝,高70—150(200)厘米,呈钝四棱形,紫红色,无毛。最下部茎叶脱落,开花时不存在;其余茎叶轮廓为圆形或卵状圆形,长6—10厘米,宽4—6厘米,先端钝形,基部宽楔形、截形或微心形,5裂,裂片深达叶片长2/3,多少呈宽楔形,其上再分裂成宽披针形小裂片,叶片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疏被柔毛,下面布有腺点,叶脉在上面微下陷,下面突出,叶柄长2—5厘米,通常不及叶片长之半,间或有与叶片等长;花序上的苞叶长菱形,基部楔形,3裂,裂片披针形,叶柄远较短小。轮伞花序腋生,具15—20花,轮廓为圆球形,花时径达2厘米,远离而向顶靠近组成长10—30厘米的穗状花序;小苞片刺状,平展或向下弯,有极细柔毛,长4—6厘米;花梗无。花萼钟形,上部稍为囊状增大,外面贴生极细微柔毛,上部呈灰绿色,下部呈麦秆黄色,内面无毛,5脉,稍突出,萼筒长6毫米,齿5,前2齿靠合,向外开张,长5毫米,长三角形,先端刺尖,后3齿等大,三角形,长3毫米,先端刺尖。花冠粉红色,长约10毫米,外面在中部以上被长柔毛,下部无毛,内面在冠筒中部有斜向柔毛毛环,余部无毛,在毛环上方膨大,冠筒长约6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倒卵圆形,内凹,向前弯曲,下唇3裂,裂片卵圆形,中裂片稍大。雄蕊4,前对较长,花丝丝状,微被柔毛,花药卵圆形,2室,室平行。花柱丝状,略超出于雄蕊,先端相等2浅裂。花盘平顶。子房黑褐色,顶端截平,密被柔毛。小坚果三棱形,长约2毫米,灰褐色,顶端截平,被微柔毛,基部楔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该物种在苏联地区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苏联。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