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营山小桥中学

营山小桥中学位于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小桥镇小北街87号,是一所公立中学。学校始建于1956年10月5日,原名营山县第一初级中学校。

开办初,校园占地80亩,校舍以砖木主体蔑顶青瓦一房的“苏式”建筑为主,兼有茅房点缀其间。1960年开始招收高中新生,1961至1965年,高、初中毕业升学率排名全省第6名,被列为四川省12所农村重点中学之一。

截至2020年,学校占地26725平方米,其中校舍面积15913平方米。拥有在校学生近2600人。教职工136余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0人,中学一级教师45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23人,县级骨干教师2人,县级星级教师76人。

学校先后获得南充市示范高中、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四川省绿化示范校、四川省少年军校、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校等称号。

学校简介

学校以“立足校情、协力同心、励精图治、逐年推进”为办学策略。实现了“教学设施现代化,教工住房配套化、学生住宿公寓化、校园环境公园化、运动场地标准化”的硬件建设目标,一所园林式的新型学校展现在世人面前。

学校以“重基础、强素质、让每一位学生成才”为办学指导思想。坚持规范管理、科学管理,环境育人、创新育人。近8年来,为高校输送合格新生近700人,为当地培养合格的建设者4000余人。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刷新。

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促进学校协调发展。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目标教学中学生策略训练研究。

坚持自强为主,开放为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现了后勤服务社会化、产业化,为学校的整体推进注入了巨大活力。

近年来,

乘着党的十六大东风,全校上下将继续励精图治,创业奉献,同心同德,与时俱进,让“观念更新、机制更活、质量更高、牌子更亮”,让小桥中学再次实现新的跨越。

学校校长

李国清,男,现年52岁,大学文化程度,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任营山小桥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曾先后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教师,南充市“十佳”校长、南充市“劳动模范”。2006年8月,被评为营山县“名校长”。

1995年9月,李国清同志出任小桥中学校长。面对学校的落后状况,他凭着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觉悟,提出了“承认落后,不甘落后,改变落后,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创造性地实施了“市场化运作,业主参与后勤经营权拍卖将民间资本吸纳为教育发展资本”的发展战略,用“滚雪球”的办法做大做强了小桥中学,使小桥中学在11年时间内,由一所仅有学生600余人,固定资产40多元,校舍条件极差的普通农村中学,变成了拥有学生3700多人,固定资产1600多万元,欠债仅400余万的市级示范高中、省级校风示范校、省级实验教学示范校、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将小桥中学带进了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面对学校质量低劣的现实,李国清同志大胆改革了干部管理制度,教职工考核评价制度,奖金分配制度,劳动管理制度,大胆实施了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管理,人本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乘势而上,不断攀升。在营山县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考评中,小桥中学连续两年位居第一。

面对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大胆引进了成都市第七中学和中央电教馆北京市第四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组织全体教师到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听课,学习其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吸收其先进的教学经验,使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因此,本校近两年连续出现了营山县高考单科状元,成了小桥中学高考历史上的新亮点。

面对生源质量差的现状,大胆引进“洋思”人的教育理念,认真实施分层教学,积极尝试“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做到知识“点点清”、“题题清”、“天天清”,使相当一部分基础极差的学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创造了“低进高出”的奇迹,兑现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公开承诺。近两年,高考本科上线学生中,均有30%的学生是当年的线下生。

目前,李国清同志正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奋力打拼,朝着四川省示范高中的目标阔步前进。

参考资料

学校简介.学校官网.2024-03-22

四川省营山小桥中学校简介.微信公众平台.2024-03-22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