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

《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是2010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范希衡

内容简介

《与》内容简介: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具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和方法论要求的独立学科,一般史家认为形成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间,当时执其牛耳的是以致力于各国文学间的渊源、流变、媒介、文类等影响关系的论证和研究为能事的法国学派。从我国现代文学史观念说来,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早期,即1920年我们就通过译介日本学者本间久雄《新文学概论》输入了这一名词和介绍了两部重要的比较文学理论著作波斯奈特的《比较文学》(1886)和洛里哀的《比较文学史》(1904)的内容;翌年,我国学者吴宓著文介绍了这一学派的要点,他在《论新文化运动》一文中说:“近世比较文学兴,取各国之文章而究其每篇每句每字之来源,今在及并世作者互受影响,考据日益精详。”又说“文学之根本道理以及法术规律,中西均同,细究考证,当知其详”,“文成于摹仿(Imitation)”等等,可称为我国从理论观点上介绍西方新兴的比较文学之矢。

目录

范译《中国孤儿》序(贾植芳)

《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范译《中国孤儿》自序)

一、《赵氏孤儿》本事

(1)先秦典籍的纪载

(2)汉族的演述

二、纪君祥对主题的处理

(1)《赵氏孤儿》的时代背景

(2)本事的更改

(3)剧中的时代意识

三、由纪君祥到伏尔泰

(1)中国知识在法国的传播

(2)伏尔泰与中国

(3)伏尔泰与《赵氏孤儿》

四、伏尔泰对主题的处理

(1)原主题的沿袭与发展

(2)新的来源

(3)性格与风俗

(4)哲学论争

五、余论

《中国孤儿》(【法】伏尔泰著范希衡译)

作者献词

剧中人物·地点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初版后记(萧曼)

后记(范琅)

范希衡生平及主要译著年表

附录《赵氏孤儿》([元]纪君祥顾学颉整理)

楔子

第一析

第二析

第三析

第四析

第五析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