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泗顶镇

泗顶镇

泗顶镇位于融安县东南部,距离县城40公里,总面积279.0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泗顶镇户籍人口为19234人。该镇下辖1个社区、9个行政村和1个村级单位,镇人民政府驻泗顶社区。泗顶镇是融安县的东南门,东距桂林市119公里,接桂林市永福县三皇镇;南与桥板、沙子两乡接壤,是两乡往县城的唯一通道;西接浮石镇;北与大坡乡相邻。省道306线横穿境内,交通便利,地理区域优越。泗顶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1年为5772元,比上年增加了543元,增长了10.5%。截至2019年,泗顶镇有5个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个,有3个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

人口民族

人口

泗顶镇东与水福县寿城镇相接;南与沙子乡、桥板乡相连;西与浮石镇毗邻,北与大坡乡接壤。泗顶于1984年置镇,下辖9村一社区,其103年村民小组,总人口为23179人(含泗顶矿区4102人),其中壮族人口占60.3%,汉族占37%,苗、瑶、侗等少数民族占27%。全镇总面积276.2平方公里。省道20171线由桂林市柳州市横贯境内,全镇大部分村都通城控和移动电话,交通和通信都十分便利。

2003年末,全镇总人口为24222人(含泗顶矿4960人),非农业人口6166人。耕地总面积25940.48亩,其中水田19383.15,旱地6557.33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892亩,其中花生379亩,油菜930亩,糖果蔗281亩,西红柿种植达4000多亩,罗汉果种植250多亩。全镇共造林5668.7亩,其中生态林4270亩,丰水梨500亩,芦柑428亩,种植板栗1145.92亩。全镇饲养生猪1.53万头,年末存栏0.54万头,出栏0.99万头;牛饲养量0.655万头,年末存栏0.283万头,出栏0.732万头;饲养山羊0.582万只,年末存栏0.302万只,出栏0.28万只;饲养家禽8.443万羽,全年出栏2.064万羽;水产类总产量185吨。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镇政府原所在地位于马鞍山、白面山、腊烛山和元宝山之间,三条溪水汇合处,故取名泗顶,意为三条溪水四座山之顶。泗顶1950年属于融县六区,1952年属于融安县六区,1960年建立新街搬迁(现政府所在地),1984年改名泗顶镇。该镇地属石灰岩山区,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多丘陵,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温暖潮湿,年均气温17.8摄氏度,年降水量189.9毫米,土地肥沃,镇内盛产竹木、板栗、柑果、香菇、木耳、薏米、笋干等经济作物,蕴藏有丰富的铅锌、铁、硫铁、炉甘石重晶石等矿产,其中以铅锌矿储量最为丰富,距镇政府仅2公里驻有省区属企业泗顶铅锌矿。

地形地貌

南部属岩溶峰丛地貌,石峰成丛,峰与峰之间形成大小不等的低洼地:北部为低山缓坡地貌,多丘陵。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秋气候温和,夏季炎热,多东南风,雨水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燥较寒,多偏北风。年平均气温为17.8C.1月平均气温2.2C.极端最低气温-5C,7月平均气温27.4C,极端最高气温39C,平均气温年较差为25.5C,最大日较差22.20。生长期年平均263天,无霜期年平均224天,最长达254天,最短为192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899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其中7月最多,极端年最大降雨量2362毫米,极端年最小降雨量896毫米。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资源丰富,主要有铅,锌、铁、炉甘石。重品石等,其中铅和锌蕴藏量最多,早在清乾隆就有开采。1951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融县铅锌矿场(泗顶铅锌矿前身)。

经济

农业

粮食作物为水稻和玉米。2011年,粮食种植面积2.1万,产量7000吨;玉米种植面积2400亩,产量600吨。

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葡萄、中草药、脐橙蜜橘、花生。蔬菜等,2011年,甘熊种植面积7200亩,产量2.8万吨;葡萄种植面积500亩;中草药种植面积3600亩,产量7200吨;脐橙,蜜橘种植300亩,产量600吨;花生种植面积400亩,产量440吨;蔬菜种植面积4900亩,产量5100吨。

畜牧业以饲养生猪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4500头,年末存栏3300头;羊饲养量:3000只,年末存栏2700只;牛饲养量3100头,年末存栏1100头;家禽饲养量9.92万羽,上市5.2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657吨;养鱼面积150亩,产量260吨;养虾蟹面积90亩,产量50吨。

截至2011年末,造林面积2500亩。有林面积3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75%。

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772元,比上年增加543元,增长10.5%。

工业

工业企业依托矿业和林业。目前,有采矿企业3家,年产值2000万元;有4个中型木材加工厂,年产值800万元。工业总产值占生产总值的21.6%。

商业外贸

有农贸市场2个。

财政金融

2011年,财政总收入616.67万元。

农村建设

编制实施了新一轮村庄规划,主要抓了乡镇所在地、村委会所在地和自然村建设,逐步推进整治空心村,缩减自然村,撤并小型村,搬迁偏远村,形成基础设施配套、分区建设合理的新型村庄布局。同时加快了农村道路建设,实施了村村通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施了老濉河治理等工程。加强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推广甲烷等清洁能源。

企业发展

泗顶镇重视乡镇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2002年的乡镇企业营业性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1.041亿元,总产值达9268万元。乡镇企业的重点是矿产企业。为改变矿产资源这一不可再资源枯竭后的落后面貌,泗顶镇加大产业结构工作力度,重点是抓住全镇退耕还林近万亩的机遇,在经济作物的发展上下大力气,种柑甘蔗、板栗、丰水梨等,同时把发展草食动物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好抓实。

政治

城镇事迹

自2007年4月以来,在全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动员大会后,泗顶镇9名区、市、县派指导员积极响应区党委号召,按照市、县的统一部署和安排驻村入户为民办实事。在短短的五个多月里,共完成村屯建设规划项目9个,开展各项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11期(受培训人员5450人),帮助村屯群众调解生产劳动纠纷21起,筹措建设项目资金31.54万元。为村屯学校和群众建桥修路16处(座),为农户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和人畜饮水等实事34件。

社会

文化艺术

2011年末,文化站1个,从业人员2人,内.设阅览室、图书室、电视广播服务室;农家书屋10个,藏书1.2万册。有业余文艺队4支,演员60人。

教育

2011年末,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60人,专任教师8人:小学9所,在校生1153人,专任教师103人;初中1所,在校生472人,专任教师43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个,其中中心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9所。专业卫生人员52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98万人,参合率为95%;居民人口平均寿命78.3岁。

体育

2011年末,村篮球场10个。学校有篮球场6个,气排球场地2个,乒乓球台3张。

广播电视

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500户。发放村村通器材3700套。

社会保障

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51户,人数94人,支出14.29万元。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733户。人数1732人,支出101.2万元。城乡医疗救助27人,发放救助金16.5万元。发放优抚补助36人,金额10.5万元。灾害救助105人,发放救灾救助资金9.8万元。

建有敬老院,五保村3所,集中供养五保人员28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93人。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8.5%。

投资环境

1、治安环境好,利于商家创业。镇党委、政府特别注重加强环境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坚持软、硬环境一起抓,切实优化环境,经过几年来的治理,已建立了“打、防、控”一体的治安管理体制,具备了创业成本低、市场秩序好、社会治安好的环境。

2、区域环境优越。该镇位于融安县城东南部,距县城仅40公里,来往交通便利,是桥板、沙子两乡住县城的唯一通道,东距桂林市119公里,省道306线由横穿境内直达桂林市区。境内过往车辆有泗顶至柳州市融安县至桥板、融安至沙子、融安至桂林、融安至鹿寨县融水苗族自治县至桂林、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至桂林等过境车辆。

3、农产品加工业物资充足。该镇是融安南部三个乡镇的中心(浮石、桥板、沙子),在此办农产品加工业,可以辐射到周边乡镇,得到较低成本的物资补足。

政府支持

市政府对柳州市分公司认真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积极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快速查勘定损和优质理赔服务给予了充分肯定。

49户221人受灾,8户木质结构农房因救灾需要被拆除,村民财产损失严重。接到报案后,中国财险柳州市分公司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融水支公司查勘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组织的抢险救灾;市分公司组织的查勘理赔小组也连夜赶到现场,开展查勘理赔工作。查勘小组经过及时、认真的查勘定损,最终核定损失金额为84.443万元。

此次火灾赔款,充分体现了人保财险承担柳州市“三县”少数民族村寨木质结构农房火灾统保所发挥的作用,为进一步体现政府与保险服务民生的效应,政府在火灾现场举行了这次赔款兑现大会。

参考资料

融安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统计公报 - 广西柳州融安县人民政府门.统计局.202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