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是由教育部和国家体委于1979年联合颁发试行的一系列法规,其中包括《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这些规定旨在规范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提升全民体质。
规定内容
总则
《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总则强调了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受到高度重视。其基本任务包括指导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科学锻炼习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体育道德教育。此外,总则还制定了评估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的具体标准,如领导重视度、体育教研组作用、体育教学质量、课外体育活动情况、《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人数、体育运动水平提升程度以及学生健康状况。
教学与科研
对于高等教育机构,《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不仅关注体育教学,还包括科学研究方面的内容。这一章节明确了高校体育教学和研究的重要性,以期推动体育学科的发展。
课外体育活动
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课外体育活动都是学校体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规定鼓励并支持各类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身体健康。
场地器材
《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对体育器材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学校能够提供充足的体育资源,保障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的顺利进行。
体育教师
规定详细阐述了体育教师的角色和职责,包括他们的培训和发展,以确保他们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履行教书育人的使命。
组织领导
在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过程中,组织领导起着关键作用。规定明确了不同层级的领导、组织和个人的责任和分工,以确保体育工作的有效执行和监督。
参考资料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体育总局.2024-09-03
《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 (1979年).搜狐网.2024-09-03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工作指导手册.体育总局.202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