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竹叶蕨

竹叶蕨(学名:Taenitis blechnoides (Willd.) Sw.)是鳞始蕨科竹叶蕨属植物。植株高达1米。根状茎横走,粗约4-5毫米,密被暗栗色长针状厚鳞片。叶远生;叶柄长30-40厘米,粗约3毫米,上部禾秆色,基部带褐色;叶片长圆状卵形,长达40厘米,竟22-25厘米,一回奇数羽状;羽片3-5对,基部近对生。叶脉网状,在中脉与叶缘间形?成2-3行不具内藏小脉的狭长多(6)边形的网眼。叶近革质,干后上面浓绿色,下面灰绿色,通体光滑。孢子囊线形,宽1毫米,连续或少有中断的,位于中脉与叶缘之间,或稍近叶缘,隔丝多数,纺锤状,棕红色。

分布于中国(海南岛)、玻里尼西亚、印度尼西亚、马来亚、印度支那至踢兰及印度等地。生长在海拔600米的林下或溪边湿石上。

竹叶蕨叶形独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另一方面,竹叶蕨有着特殊的区系分布,在中国为单种科,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植物形态

植株高达1米。根状茎横走,粗约4-5毫米,密被暗栗色长针状厚鳞片。叶远生;叶柄长30-40厘米,粗约3毫米,上部禾秆色,基部带褐色,有光泽,除基部被暗栗色长针状厚鳞片外,通体光滑;叶片圆状卵形,长达40厘米,竟22-25厘米,一回奇数羽状;羽片3-5对,基部近对生,上部互生,相距5-6 厘米,斜向上,几无柄,披针形,长23-28厘米,宽2.4-3.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多少呈波状,有软骨质的边,此软骨质的边下延,形成长约2毫米的狭翅,达于叶轴,顶生羽片与侧生羽片相似。叶脉网状,在中脉与叶缘间形?成2-3行不具内藏小脉的狭长多(6)边形的网眼。叶近革质,干后上面浓绿色,下面灰绿色,通体光滑。孢子囊羣线形,宽1毫米,连续或少有中断的,位于中脉与叶缘之间,或稍近叶缘,隔丝多数,纺锤状,棕红色。

地域分布

产我国海南岛。生在林下或溪边湿石上,海拔600米。玻里尼西亚、印度尼西亚、马来亚、印度支那至踢兰及印度等地也有分布。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