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马雄冠

马雄冠(1905年-1985年),江苏常州人,汉族,毕业于同济大学机械系。曾任上海私营顺昌公司铁工厂厂长兼总工程师,四川永川福昌炼铁厂厂长兼经理,重庆机器同业公会理事长。抗日战争胜利后,接受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聘请,任上汽通用汽车机器公司筹备处主任、总经理。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马雄冠成为华东工业部上海通用机器厂(现上海汽轮机厂)的第一任厂长,并被评为国家一级工程师。

人物经历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在上海创办了3个大型工业企业,作为战后振兴中国机械制造工业的重要支柱。一个是以制造工作母机为主的中央机器公司,一个是以造船为主的中央造船公司,一个是以制造动力和通用机械为主的通用机器公司。资源委员会指派当时还是私营顺昌铁工厂厂长的马雄冠出任通用机器公司总经理。3个公司先后从资源委员会得到的拨款比例约为4:3:2,通用机器公司最少。可是,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只有通用机器公司在闵行区办成一个厂(现汽轮机厂),该厂拥有土地33万平方米,生产和辅助建筑面积各5000平方米,工作母机280余台,职工300余人,并于1948年开工投产,生产了蒸汽机、鼓风机、电动葫芦、水泵等产品。另外两个公司都只有空地1块和仓库1座,并未形成生产能力。相比之下,马雄冠独具办厂功力,取得了投资最少、见效最快的成就。

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创办通用机器公司准备投资2000万美元(当时约合50万两黄金),除生产动力和通用机械以外,还有进一步与美国合作生产汽车的打算。当美国贷款逐步变得渺茫的时候,马雄冠采取了缩小规模,量力而行,尽早把工人投入生产,再根据形势发展争取扩大生产规模的建厂方针。并亲赴日本,分得了日本拆迁的旧机器242台。后又得到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支援中国的一套重型机械车间设备80台,使通用机器公司闵行制造厂能在1948年正式投产。

马雄冠办厂求俭朴,不讲气派。公司使用的办公桌、椅、橱及至打字机、保险箱等,都是从拍卖行买来的旧货。马雄冠重视人才素质,进公司的职员基本上他都亲自谈话考察过。因此公司用人较少、效率较高。他还比较关心职工生活。他花了巨资,在市区租用两幢西式洋房,在闵行区厂区建造宿舍,供职工居住。而他本人和他的两位主要助手仍旧住在各自旧式住宅里。1949年初,解放军的炮声已逼近沪宁地区,公司没有生意,上级拨款也早已中断,马雄冠卖掉20台机器维持职工生活。没有采用减薪、遣散或裁减职工的办法。缘于此,通用机器公司保持完整的职工队伍迎接了上海解放,并立即投入生产。

1952年后,他主要从事机械工业教育工作,曾任华东工业部教育处研究室主任。1952年12月,调任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教育司技工训练处副处长,1959年调任农业机械部教育司职工教育处副处长。马雄冠生活俭朴,克己奉公。1981年因他多次要求,农机部党组反复研究后,同意他把自己多年积蓄的20万元献给国家。1985年病逝于北京。

参考资料

马雄冠(1905—1985).常州史志.2024-04-20

话说杨浦丨爱国实业家马雄冠与上海汽轮机厂的渊源.今日头条.2024-04-20

马雄冠的“内迁报国”之路.安徽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2024-04-20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