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底按照中科院“一院二制”的方针,计算所成立了以王树和为总经理、倪光南为总工程师的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计算所公司),其方针是:“作为计算所的窗口,以全所上千科技人员为技术后盾”,“以市场为目标,以产品为龙头,实行科研、试制、生产、经营一条龙”,转化计算所的科技成果。倪光南将联想式汉卡成果和知识产权带入公司,成为公司的主要资产。计算所公司成立后半年(1985年5月),即推出了第1型联想式汉卡,并依靠它,在与其他公司的竞争中嬴得了中科院500台微机(配置联想式汉卡)的订单,此后,汉卡销售及其带动的微机销售使公司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基本介绍
计算所公司全名叫做“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是联想创办时最初的简称。
1984年11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开办一个实体公司,全名叫做“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简称“计算所公司”。计算所公司全权代表中科院计算所开展对外业务。公司的宗旨是: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经办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开发业务,加速科研成果的技术转移。”
后来,计算所公司总工程师倪光南发明“联想式汉字输入法”、进而主持研发“联想汉卡”——“联想式汉字输入系统”一举博得国内汉卡研发生产头筹,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后来,1994年,计算所公司也因此改名为联想集团。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所说:“联想前身为中科院计算所公司,成立于1984年底,它是中科院计算所创办的国有企业,在计算所支撑下,可无偿转化所内成果,具有‘产学研相结合’的独特优势。”
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主页“计算所概况”——“历史沿革”——“推动国民经济建设”关于联想的创办是这样介绍的: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计算所成功地做成了两件具有长远影响的工作。
1984年,成立了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它是联想集团的前身。公司将联想式汉字微机系统科研成果转化成联想汉卡,作为创业阶段的主要产品推向市场,实行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企业化管理体制。后来,公司更名为北京联想计算机集团公司。1991年,纳入中国科学院院管公司进行管理。经过公司领导和员工在市场上的努力拼搏,在院所两级的有力扶植下,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内外驰名的龙头企业。联想集团的成功是中国科学院办企业的成功典范,是计算所对社会的重大贡献,亦是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