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彝族自治县
漾濞彝族(yàngbìyízú)自治县(简称漾濞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东邻大理市、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连永平县、云龙县,南交昌宁县,北连洱源县。县城距州府29公里,是博南古道、茶马古道上的重镇,滇缅公路、大保高速公路、320国道和大瑞铁路穿境而过。
截至2019年末,全县总面积1860平方公里,辖4镇5乡65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有彝、汉、白、回等13个民族,2019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105947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漾濞彝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97610人。漾濞县境内主要景点有: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门关景区、玉皇阁等。
2018年12月,农业农村部确定为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2019年4月3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漾濞彝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2021年,漾濞彝族自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8044万元。
历史沿革
漾濞县名因境内有漾濞江而名。漾濞江古代写年“样备江”,系彝语“梯备厄”的音译讹写,意为“出门做活的河”。据民国九年《漾濞县地志资料》“释名”说:“漾濞乃以河名,即今之漾濞河。《永昌府志》载:碧溪江,一名神庄江,一名漾水。因黑惠江源出剑川,经赵赕绕苍山之西,与濞水合流,即谓之漾濞江。前清设漾濞巡检司,今遂以漾濞名县。”
漾濞古称“蒙嶲/嶲”,属哀牢国。
公元前109年,汉朝征服滇国及昆明、嶲等部族置益州郡,将势力伸入哀牢地、在今云龙设置“比苏县”划入益州郡管辖。漾濞属益州郡比苏县。
公元69年,哀牢国归附汉朝,汉朝在其地设置永昌郡,邪龙县由益州郡划归永昌郡。漾濞属永昌郡邪龙县。
公元225年,蜀汉分建宁、越隽、永昌三郡地置云南郡,邪龙县由永昌郡划入云南郡。漾濞属云南郡邪龙县。
晋朝灭蜀汉后,漾濞亦属云南郡邪龙县;西晋之后,云南郡县名存实亡,漾濞由当地土目把持自治。
公元6世纪,漾濞江河谷一带形成小邦国“蒙巂”。
大理国时,分属永昌府盛乡郡和蒙舍镇。
元代,分属大理路蒙化州、永平县,境内设样备站。
明、清均分属蒙化府和永昌府。
明洪武十七年(1384)在今漾濞之地设蒙化府(清为蒙化直隶厅)所属样备巡检司和永昌府永平县所属打牛坪巡检司,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裁撤打牛坪巡检司,清代仍设样备巡检司,改由样备汛(武官)辖。
民国元年(1912年)4月,云南军都督府批准,以原蒙化直隶厅所属漾濞巡检司及永平所属漾濞里故地为基础,划入云龙、洱源两县瓯脱地设漾濞县,属迤西道,县域面积约为1860平方千米。同年6月1日,设漾濞县公署于下街原巡检司署,正式设立漾濞县。
民国2年(1913年),迤西道改为滇西道,漾濞县下分设东南西北中5个区,其中中区又称城区。五区对应的今地是:东区为今平坡、顺濞两乡地,南区为今龙潭、鸡街、瓦厂三乡地,西区为今富恒、太平两乡地,北区为今双涧、脉地两乡地,中区为今上街镇和河西乡地。区下设保,保下设甲。
民国三年(1914年),滇西道改为腾越道,漾濞县隶属之。
民国14年(1925年)2月,县公署迁驻上街。
民国18年(1929年)11月,废腾越道,漾濞县直属于省。
民国19年(1930年),依全国制度县以下仍设区,区以下设乡镇,乡镇下设闾,闾下设邻。按规定应以5户为邻、5邻为闾,20闾为一乡镇,但本县因地广人稀未完全按规定办理。共实设5区36乡5镇171闾978邻。其中:一区(城区)设马厂、山甸、茂林、美、密场、卧龙、石钟、淮安、仁厚、瑞凤、沙河、上庄、秀岭、白章14个乡和新化、金牛、凤翔三个镇,共77闾496邻。二区(东区)设向阳、石坪、玉龙、普应、长乐、碧玉6个乡和彩云镇,共29闾156邻。三区(北区)设紫阳、尚义、金盏、泮水、普坪、福寿6个乡和脉地镇,共27闾123邻。四区(西区)设双凤、太平、普忙、石竹、富恒、长寿6个乡,共22阊123邻。五区(南区)设仁里、永盛、安定、纯善4个乡,共16闾80邻。
民国21年(1932年)4月,漾濞被列为第八政务视察区;民国23年(1934年)改列第十一区;民国24年(1935年),改列为第四区;民国27年(1938年),又改列第十一区。
民国26年(1937年)废除区和间邻制设置。县以下设乡镇,乡镇下设保,保下设甲。原5区改设3镇2乡并给乡镇命名:原城区设化平镇,原东区设洱尾镇,原南区设白竹乡,原西区设汉营乡,原北区设金脉镇。
民国27年(1938年)12月,漾濞县奉省命进行户口整顿,改闾邻制为保甲制。民国33年(1944年)全县共设35保266甲。
民国36年(1947年)9月,漾濞、永平县争执了35年之久的迤古摩归属问题彻底解决,迤古摩正式划属漾濞县。民国37年(1948年),漾濞县属云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驻大理白族自治州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属大理专区,1956年,改属大理白族自治州;1958年,撤销并入大理市,设漾濞区;1961年复置县;1985年6月1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漾濞县,设立漾濞彝族自治县。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毗邻,西与永平、云龙县二县接壤,南交保山市昌宁县,北连洱源县。境跨北纬25度12分-25度54分、东经99度36分-100度07分。地域北宽南窄,略呈蘑菇形,东西最大水平距离53千米,南北最大水平距离79千米,总面积195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漾濞县属横断山滇西高山峡谷区,地形起伏较大。境内最高点为东北部点苍山马龙峰,海拔4122米;最低点在南境羊街河入漾濞江的汇流处,海拔1174米。地势由北向南渐次降低,北部山势陡峻,岭谷高差在2000米以上,南部山势平缓,岭谷高差小于2000米。
气候特征
漾濞县属亚热带和温带高原季风气候区,立体气候明显。气候干湿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温差大,垂直差异大。5-10月为湿(雨)季,受热带海洋气团控制,气候温暖湿润多阴雨;11月至次年4月为干(旱)季,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光照充足,气候凉爽干燥少雨。县境所处纬度较低,昼夜温差变化大。气温、降雨等气象要素具有随平均海拔变化的垂直分布特性,主要表现为高山冷凉湿润,低谷温热干旱。
河流水系
漾濞县境内有大小溪流117条,属澜沧江湄公河水系,其中主要河流有漾濞江、顺濞河、吐路河、金盏河、雪山河、劝桥河、鸡街河等。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1年3月,全县土地资源总量中陆地面积占98.93%,其中山区面积占98.4%。
矿产资源
漾濞县已探明的矿藏主要有锑矿、铜矿、铁矿、矿、汞矿、大理石矿、水晶石矿等30余种。
其中,大理石矿储量达126.147万立方米;优质建筑沙石保有储量不低于500万立方米;麻岩储量达5000万立方米。
生物资源
漾濞县县境内有植物种类达182科926属2840种;有野生动物96科,4个亚科309种;有野生食用菌3000多种。
水能资源
漾濞县水资源总量12.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28万立方米;水能蕴藏量达45万千瓦。
(以上资料,截至于2011年)
行政区划
1950年1月1日,新旧政权交接仪式群众大会在县城举行,漾濞县属大理白族自治州专区,县下设区,区下设行政村,全县设5区31行政村;8月1日,经上级批准,罗区自即日起回归洱源县管辖;同年10月,5区合并为3区。
1952年7月至1957年6月,县以下设区,区下设乡,全县共设3区48乡。
1956年7月,云龙县一区河东乡的芷打拉、皮匠房、庄房、三星厂、白荞地、撤哥密、罗里密、铁匠房、董家村等9个自然村共20余平方千米划归漾濞县。
1956年11月1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40次会议决定:撤销大理专区,设置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县属大理州。
1957年7月至1958年8月,县下设乡,全县设14乡:上街乡、淮安乡、白羊乡、河西乡、马厂乡、太平乡、富恒乡、平坡乡、小村乡、脉地乡、烧涧乡、瓦厂乡、龙潭乡、鸡街乡。
1958年10月末,中共大理地委发《关于并县建制的通知》,将全州13个县(市)合并为6县(市)。其中,漾濞、大理、凤仪镇、下关镇合并为大理市,属大理州,漾濞设区(1960年9月13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3次会议通过)。
1958年10月至1961年9月,大理市(县)漾濞区下设公社5个,管理区49个。
1961年6月,原大理市分设为下关市、大理县,漾濞属大理县仍设区(1962年3月2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5次会议决定)。
1961年10月,复设漾濞县,仍属大理州(1962年10月2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7次会议决定)。
1961年10月至1963年2月,县下设公社,公社下设生产大队。其中1961年10月全县设14公社187大队,漾濞、淮安、白羊、河西、马厂、太平、富恒、平坡、小村、脉地、烧涧、瓦厂、龙潭、鸡街。1962年5月合并为11公社101大队。
1963年1月,进行农村体制改革,县下设区,区下设公社(俗称小公社),原11个公社合并为6个区,上街区(原漾濞、淮安、白羊、河西、马厂公社)、太平区、富恒区、平坡区(原平坡、小村公社)、脉地区(原脉地、烧涧公社)、龙潭区(原瓦厂、龙潭、鸡街公社),101个大队合并为62个小公社。
1966年,县下设公社、镇,公社下设大队,镇下设居民委员会。全县设1镇2居委会,11公社65大队,上街镇、淮安(原淮安、白羊公社)、东风(原河西、马厂公社)、太平、富恒、平坡、小村、脉地、烧涧、瓦厂、龙潭、鸡街公社。
1984年,县下设区、镇,区下设乡、镇,区级镇下设街道办事处。全县设区11个,区级镇(县辖镇)1个(上街),设乡62个、乡级镇(区辖镇)3个(平坡、脉地、龙潭),街道办事处2个,上街镇、淮安区、河西区、太平区、富恒区、平坡区、顺濞区、脉地区、双涧区、瓦厂区、龙潭区、鸡街区。
1987年撤区建乡,原淮安区、上街镇合并设上街镇,其余各区改设乡,原各乡镇一律改设为村公所;全县设1镇10乡,65个行政村、2个街道办事处。
1988年以后,县下设乡、镇,乡镇下农村设行政村,城镇设街道办事处,全县设10乡1镇,上街镇、河西乡、太平乡、富恒乡、平坡乡、顺濞乡、脉地乡、双涧乡、瓦厂乡、龙潭乡、鸡街乡;下设65个行政村,2个街道办事处。
1996年,漾濞彝族自治县辖1个镇、10个乡:上街镇、双涧乡、脉地乡、富恒乡、太平乡、河西乡、平坡乡、顺濞乡、龙潭乡、鸡街乡、瓦厂乡。县政府驻上街镇。
2001年11月,脉地乡撤乡设镇。2001年末,全县辖4个镇、7个乡,上街镇、河西镇、平坡镇、脉地镇、双涧乡、富恒乡、太平乡、顺濞乡、龙潭乡、瓦厂乡、鸡街乡。
2005年,漾濞县撤销上街镇和河西镇,设立苍山西镇,镇政府驻原河西镇下街(省政府2005年10月24日批准);撤销脉地镇和双涧乡,设立漾江镇,镇政府驻原脉地镇政府驻地(省政府2005年12月24日批准)。
2006年,漾濞彝族自治县辖3个镇、6个乡,苍山西镇、漾江镇、平坡镇、富恒乡、太平乡、顺濞乡、瓦厂乡、龙潭乡、鸡街乡。共有1个居委会、65个行政村。县政府驻苍山西镇。
2014年,撤销顺濞乡,设立顺濞镇;同年,苍山西镇、漾江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全县现辖4个镇、5个乡,苍山西镇、漾江镇、平坡镇、顺濞镇、富恒乡、太平乡、瓦厂乡、龙潭乡、鸡街乡。
截至2021年3月,漾濞彝族自治县辖4镇5乡65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分别为苍山西镇、漾江镇、平坡镇、顺濞镇、富恒乡、太平乡、瓦厂乡、龙潭乡、鸡街乡。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7年底,漾濞县户籍人口为105926人,其中:乡村人口72051人,城镇人口33875人。按性别分:男性54771人,女性51155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漾濞彝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97610人。2020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105698人,其中:乡村人口71814人,城镇人口33884人。按性别分:男性55064人,女性50634人。
民族
漾濞县是以彝族为主的民族聚居地区,共有彝族、汉族、白族、回族等17个民族。按民族分:汉族34314人、彝族51463人、白族11964人,其他少数民族8185人(2017年底)。
经济
综述
2017年,漾濞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7187万元,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198万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84761万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81228万元,增长12%。第二产业中工业实现增加值65884万元,增长11.7%;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8877万元,增长10.5%。
2020年,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GDP)完成351730万元,按2015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554万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79788万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157388万元,增长5%。第二产业中工业实现增加值49599万元,增长9.2%;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0199万元,增长21.5%。全县非公经济,按2015年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67826万元,增长7.2%,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47.7%。2020年人均生产总值(GDP)为33277元。
2021年,漾濞彝族自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8044万元。
2023年,漾濞彝族自治县生产总值(GDP)完成415394万元,按2020年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为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5575万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76605万元,同比增长-17.3%;第三产业增加值193214万元,同比增长5.1%。三次产业结构为35:18:47。第二产业中工业实现增加值47847万元,同比增长-2.4%;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0075万元,同比增长-1.1%。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250398万元,按2020年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60.3%。2023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为43361元,同比增长3.1%。
第一产业
2017年,漾濞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04640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21194亩。粮食总产70531吨,增长2.31%;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250706万元,增长8.3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0280万元,增长5.1%,其中:农业产值27963万元,增长4.1%;林业产值49688万元,增长9.0%;畜牧业产值28477万元,增长6.5%;渔业产值44万元,与上年持平;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108万元,增长13%。
202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7444万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农业产值114574万元,减少7.1%;林业产值7843万元,增14.5%;畜牧业产值78093万元,增长85.3%;渔业产值763万元,减少7.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171万元,增长5.9%。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16281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23739亩。粮食总产71963吨,比上年增长0.21%。
第二产业
2017年,漾濞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03479万元,增长8.4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09151万元,增长25.96%;规模以下工业完成总产值194328万元,增长0.63%。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65884万元,增长9.3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9677万元,增长17.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921万元,增长27.4%;完成利润总额4067万元,增长154.98%;完成利税总额6998万元。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105949万元。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2户,全年完成投资12000万元,商品房销售面积25742平方米,减少23.79%。商品房销售额15165万元,增长22.01%。
2020年,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49599万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46%;重工业增8.9%。分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增20.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3.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务收入96282万元,增长2.6%;完成利润总额25627万元,增长107.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99414万元,增长4.8%。2020年,建筑业增加值30199万元,增长21.5%。
第三产业
2017年,漾濞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3458.5万元,增长12.1%。客货运输收入38633万元,增长17.87%。客运量50万人,减少1.96%;货运731万吨,减少7.35%;客运周转量4633万人公里,增长12.73%;货运周转量75697万吨,增长17.98%。邮电业务总量6781万元,增长9.6%。在网用户106768户。其中:移动在网用户73463户,业务总量4666万元;联通在网1501户,业务总量101万元;电信宽带8294户,业务总量1181万元;广播电视在网用户421户,业务总量257万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1635万元,增长12.7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91850万元,增长13.96%;非金融企业存款24453万元,减少36.07%。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3116万元,增长3991.46%。共接待游客130万人次,增长35.42%,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188660万元,增长50.03%。
2020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109.2万元,比上年下降5.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0108.2万元,下降5.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0001万元,下降5.4%。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82850.2万元,下降4.2%;餐饮收入17259万元,下降10.1%。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05.7%,饮料类下降46.9%,烟酒类下降51.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47.9%,化妆品类下降48.9%,日用品类下降51.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59.3%,文化办公用品类与上年持平。
2020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13.12万人次,减少38%,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5.54亿元,减少47%。
交通
漾濞县交通以公路为主,经过境内的铁路---大瑞铁路,正在建设中。截至2007年末,漾濞县公路里程达1360千米,其中国道55.5千米、省道24.4千米、县道234千米。
截至2021年3月,漾濞县有漾剑公路、杭州-瑞丽高速公路、320国道、正在修建的大瑞铁路、即将开工建设的大漾云兰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距下关镇29公里,在滇西中心城市半小时经济圈内,是离州府最近的“卫星城”,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后花园”,是滇西的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是云南省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
社会
教育
截至2017年底,漾濞县拥有普通高中1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60所,幼儿园65所。全县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194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260人,初中在校学生3506人,小学在校学生7705人,在园幼儿2981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1.45%,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6%,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103.3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4.8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普通中学专任教师329人,职业中学专任教师40人,小学专任教师608人。
2020年,全县拥有普通高中1所,职业高中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23所,教学点37个,幼儿园70所(含社会办学)。全县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151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274人,初中在校学生2847人,小学在校学生8410人,学前教育2813人,在园幼儿2813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7.04%,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99.3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1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3%,高级中学专任教师101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47人,职业中学专任教师33人,小学专任教师630人,幼儿园专任教师88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17年底,漾濞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40000册,其中电子文献150册;年末全县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2.8%,有线电视入网率达50%。
2020年,全县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51570册,其中电子文献10万册;年末全县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8%,有线电视入网率达20%。
卫生医疗
截至2017年底,漾濞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6个,其中:医院2个(综合医院1个、中医医院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个(乡镇卫生院1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监督所1个)。病床实有数406张,卫生技术人员437人,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96人。执业医师113人。
2020年,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6个,其中:医院3个(综合医院1个、中医医院1个、私立医院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个(乡镇卫生院1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计划生育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诊所、卫生室、医务室55个。病床实有数480张。人员合计1284人,卫生技术人员876人,执业医师225人,其他技术人员60人,其他卫技46人,管理人员30人,工勤人员47人。
旅游
漾濞石门关
漾濞石门关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苍山西坡的玉局峰与马龙峰之间。2001年7月,云南省旅游局命名石门关为首批国家AA级旅游区。
百丈岩桥
百丈岩桥位于漾濞县城东10公里处,在点苍山西麓,为一断岩峡谷。两壁间相距仅数尺,渊深百余米。
福国寺五凤楼
福国寺五凤楼位于黑龙潭公园北端,始建于明代,1983年被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代表人物
杨纯绪
杨纯绪,号敬亭,邑明经。家贫嗜学,邑诸生半出其门,著有《敬亭诗草》。
蒙朝贤
蒙朝贤,号苍西子,邑明经。朝贤笃学,教子有义方。岁饥,倡捐盐米赈孤弱。生平交游多名士。工诗文,所著有《睡乡吟》一卷。
阿中立
阿中立,字象山。咸丰壬子科解元,后举孝廉,著有《星象考》一书。
赵义
赵义,字质民。嘉庆已卯科人。嗜学不倦,为林则徐所器重。居官尤清正,改仕后隐居林泉。著有《仁字集》、《义字集》。
获得荣誉
2021年11月,入选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公示名单。
2021年12月,被云南省教育厅拟评为“云南省教育工作合格县”。
参考资料
漾濞彝族自治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漾濞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8-20
概况.漾濞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08-20
人口总量减少、人口抚养比上升……大理州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大理州统计局.2021-06-02
大理州统计局1-12月综合统计月报.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2-07-13
云南这些地方、单位入选!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拟命名名单公布.今日头条.2022-02-11
公示中!云南6个县(市、区)拟获评“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今日头条.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