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胜节(梵语:विजयदशमी,罗马化:Vijayadaśamī,也被称为Dussehra、Dasara、Dashain)是印度教的重要节日,通常在公历9月至10月间的九夜节结束时庆祝,为期10天。这个节日源于印度教经典《罗摩衍那》,庆祝的是罗摩战胜十首魔王罗波那的传说。在不同的地区,十胜节也有其他的意义,如纪念难近母战胜恶魔摩西娑苏罗。节日期间,人们会进行多种庆祝活动,包括戏剧表演、音乐演奏和烟花展示等。
历史背景
十胜节是印度教的传统节日,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据印度历法记载,该节日始于頞湿缚库阁月的第一天,连续庆祝10天。这一节日在全国范围内被视为重大的庆典。十胜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诗《罗摩衍那》中描述的罗摩与罗波那之间的战斗,这场战斗最终以罗摩的胜利告终。
文化影响
十胜节不仅是宗教节日,也是文化盛宴。在印度南部等地,人们会携带难近母、吉祥天女、辩才天女、象头神或室建陀的雕像,伴随音乐前往河流或海洋,将雕像浸入水中。而在北方等地,则主要焚烧象征邪恶的罗波那雕像。十胜节之后,人们开始筹备另一个重要节日——排灯节,该节日将在十胜节后约20天举行。
参考资料
什么是十胜节?印度人为什么喜欢庆祝十胜节?有何意义?.搜狐网.2024-08-07
看过《罗摩衍那》的人才敢说了解印度.搜狐网.2024-08-07
印度狂欢十天的节日究竟是什么?.搜狐网.202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