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斑并脊天牛
眉斑并脊天牛的学名是Glenea cantor;别名是眉斑楔天牛;体长7-25mm;分类是鞘翅目 Coleoptera;亚目是多食亚目是Polyphaga;总科是天牛总科 Cerambycoidea 。
正文
眉斑并脊天牛
分类地位
学名 Glenea cantor (Fabricius)
别名 眉斑楔天牛
分类 鞘翅目 Coleoptera
亚目 多食亚目 Polyphaga
总科 天牛总科 Cerambycoidea
科 天牛科 Cerambycidae
𫛭亚科 沟胫天牛亚科 Lamiinae
族 多星天牛族 Sperdini
属 并脊天牛属 Glenea
寄主范围
眉斑并脊天牛Glenea cantor (Fabricius) 成虫喜食木棉和美丽吉贝,其次是蚬木、苦和桂花树;不食树种包括芒果、扁桃、荔枝、龙眼、七叶树、板栗、人面子、羊蹄甲、白兰、夹竹桃属、黄皮树、桃树、大花紫薇、阴香、垂叶榕、隆缘桉、竹柏、枇杷、凤凰木、海南蒲桃、蝴蝶果、构树、台湾相思、柚子树、光海红豆、油桐、杨柳科、石栗、无患子、波罗蜜、南洋杉。
形态特征
雄虫体型较瘦小,体长12.7毫米;雌虫体型较粗壮,体长15.5毫米,其腹部末节的腹面中央有一细纵凹沟。成虫鞘翅目淡黄褐色,肩角黑色,小盾片黑色,后缘灰白,每个鞘翅端部有两个黑斑,被灰白色绒毛所隔开。鞘翅肩部最宽,肩以后收窄,略似楔形,鞘翅外端角刺状,翅面刻点较细致。头、胸被覆浓密乳白至乳黄色绒毛,头顶有三条黑色纵斑,中央一条较细长,额区有2个较大黑斑,前胸背板共有12个黑斑,前6个后6个呈横排列,中、后胸侧面也具有黑斑。前、中足棕红色,后足黑色。体腹面被灰白或灰黄色绒毛。腹部每节两侧也各有一个黑斑。触角柄节外侧具显著的纵脊。
生活习性
该虫一年1代,在广州市和深圳4~7月份可见成虫出现,成虫在此期间仍能啃嫩叶柄以作补充营养。幼虫孵出后先在树木韧皮部处取食,后蛀食茎干木质部,往往导致树木生长严重受阻。
防治措施
1. 捕捉成虫。眉斑楔天牛成虫羽化后有补充营养习性,如在低矮陆地棉为害,可人工捕捉。
2. 钩杀幼虫。在成虫产卵期间寻找枝、干部有新鲜排泄物的孔洞,此时大多数为1~2龄初孵幼虫在皮层活动阶段,用嫁接刀即能挑出初孵幼虫。
3. 化学防治。发现新鲜蛀孔,先用嫁接刀将虫粪、木屑清除,然后用塑料喷壶从上向下灌注80%敌敌畏或50%杀螟松1:50倍液。在仙湖植物园试验:于成虫产卵高峰期开始注射“树虫一针净”(产品在试验阶段,配方未公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产品),每隔一个月注射一次,根据树径大小,每次1~2支,连续3~4次,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