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战争交响曲

《战争交响曲》又称《威灵顿的胜利》(Wellingtons Sieg, oder Die Schlacht bei Vittoria,OP.91)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作于1813年的管弦乐作品,题献给英国摄政王腓特烈大帝。此曲又名“维多利亚之役”,为纪念1813年6月21日在西班牙维多利亚战役中,英国名将阿瑟·韦尔斯利击溃约瑟夫·波拿巴所作。这首标题音乐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描摹。

曲中为模仿炮声与枪声,使用大鼓和木制齿车。全曲分为“战争”和“胜利交响曲”两部分。战争中在鼓号声中代表英军的是《保卫大不列颠》进行曲,代表法国的是根据《马赛曲》作成的进行曲。在枪炮声中,又引用了《冲锋进行曲》。第二部分,D大调,以英国国歌《神佑吾皇》为序引,圣歌的曲调共反复4次,使气势愈演愈烈,尾奏中,英国国歌织入赋格曲主题,在华丽的赋格展开中结束。

创作背景

1813年6月21日,阿瑟·韦尔斯利于西班牙维多利亚战役中,打败了约瑟夫·波拿巴

在维多利亚战役之后,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朋友梅采尔跟他说,要写一首曲子来纪念这场战役,可以使用机械乐团,即万和琴,一个可以发出军乐队音响的机器。然而,贝多芬写出了一个大编制的乐曲,大到梅采尔无法使用机器来运作。所以贝多芬只好改写成乐团版本,加入了开头部分,并且更名为《威灵顿的胜利》。

1813年12月8日于维也纳首演,这个音乐会是为了在哈瑙战役中,受伤的奥地利巴伐利亚州士兵所演,指挥为贝多芬自己。在节目中也首演了他的第7号交响曲,以及梅尔策尔的机械小号。

参考资料

贝多芬 - 战争交响曲「惠林顿的胜利」Op.91_Beethoven: Wellingtons Sieg, Op.91.音乐名家名曲.2024-03-20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