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长珂(1933年7月—2024年8月29日),湖南省涟源市人。中国共产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曾任《戏曲研究》主编。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
1951年毕业于东北地区鲁迅文艺学院戏剧系戏剧文学专业,先后在东北戏曲研究院、东北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校、中国戏曲研究院从事研究与教学。
2024年8月29日晚20:42分,颜长珂先生逝世,享年91岁。
人物生平
1933年,颜长珂出生于湖南长沙,原籍湘乡市神童镇,现涟源市石狗乡。1944年,日寇入侵,长沙市沦陷,父亲愤恨以殁。颜长珂从小学毕业。秋季,考入省立一中。因年龄幼小,不便寄宿,在家自学一年,同时跟随堂兄读《孟子》,跟随父亲朋友的女儿读《论语》。1945年,他重新考上湖南省一中。
1947年,学校搬回长沙。因成绩不理想,转入娄底市念到初中毕业,然后考到长沙岳云中学念高中。
1950年1月,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东北鲁迅文艺学院普通部在京招生的消息,报名考取。
1951年毕业于东北地区鲁迅文艺学院戏剧系戏剧文学专业,先后在东北戏曲研究院、东北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校、中国戏曲研究院从事研究与教学。
1956年,文化部准备建立中国戏曲学院,在中国戏曲学校成立筹备委员会。欧阳予倩为主任,晏甬为副主任。颜长珂调进筹委会,成为戏剧文学系工作人员,后来,中国戏曲学院转放入中国戏曲研究院。
1958年,颜长珂调入中国戏曲研究院,到剧目研究室工作。12月开始,先后到长沙市、武汉、郑州市进行剧目调研工作。
1960年,中国戏曲研究院改为中国戏曲学院,梅兰芳任院长,张庚、晏甬任副院长。学院设戏曲文学、导演、音乐三个系,另设戏曲研究所。颜长珂在戏曲研究所工作。
1961年6月11日,颜长珂在通州文化部生产基地劳动,忽然接到返京通知,回去参加《中国戏曲史》的修改。
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贴津贴。
2024年8月29日晚20:42分,颜长珂先生逝世,享年91岁。
主要成就
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贴津贴
主要成果:50年代开始发表论文。对戏曲艺术的现状与历史均有涉及。著有《戏曲剧作艺术谈》(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古曲戏曲名作纵横谈》(知识出版社,1990);《中国戏曲文化》(新华出版社,1993);与人合著《李玉评传》(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与人共同编著《古曲戏曲十讲》(中华书局,1986);《中国十大古曲悲喜剧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徽班进京二百年祭参(文化艺术出版社有限公司,1991);策划摄制反映戏曲发展的录像片《戏曲艺术长河》(中国录音录像总公司,1996),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任总撰稿。参加撰写《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并执笔修订该书1992年版;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任戏曲文学分支副主编;编著《中国京剧百科全书》,任编委会副主任、京剧文学分支主编。1990年曾率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考察团访问捷克斯洛伐克。
参考资料
沉痛哀悼颜长珂先生. 戏曲研究所-微信公众平台.2024-09-01
颜长珂.中国艺术研究院.2024-09-01
口述传记 | 颜长珂:“草鞋没样 越打越像”—— 我与戏曲研究. 传记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202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