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硕,男,1975年8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1992年就读于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2004年博士毕业后进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在韩德民教授指导下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7年晋升副主任医师并入选当年北京市“科技新星”资助计划,多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7篇,其中SCI收录2篇,全部为鼻科学领域研究。
人物经历
王成硕1992年就读于白求恩医科大学日语医学六年制,1998年获临床医学学士。同年考取吉林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原白求恩医科大学附属三院)耳鼻喉科硕士研究生,2001年7月毕业留院工作,并同年攻读耳鼻喉科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在此期间历任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
2004年博士毕业后,进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博士后流动站,在韩德民教授指导下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从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基础研究。
2006年博士后出站后继续留科从事鼻科工作。
2007年晋升副主任医师并入选当年北京市“科技新星”资助计划。
社会任职
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青年委员
全国变态反应学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过敏科学分会常务委员
北京医学会过敏反应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工作秘书
研究方向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旁窦炎和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王成硕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作为通讯/第一作者在J Allergy Clin Immunol、Allergy和Rhi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4篇。获得国际发明专利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
学术论文
1.王成硕,王向东,张罗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鼻科学临床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6,23(10):617-618.
2.王成硕,张罗.慢性鼻窦炎的治疗策略[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30(14):1175-1178.
3.王成硕,娄鸿飞,娄玮,张罗.短期布地奈德混悬液经鼻雾化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26(08):347-350.
4.王成硕,王向东,张罗鼻科学临床教学的思考[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2,19(10):577-578.
5.王成硕,娄鸿飞,张罗.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阿司匹林不耐受鼻息肉[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1,18(12):631-633.
6.王成硕.环境对过敏性鼻炎的影响[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1,26(03):152-155.
7.王成硕.抗组胺药物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1,26(05):253-254.
8.王成硕,娄鸿飞,张罗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阿司匹林不耐受鼻息肉[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1,18(12):631-633.
9.王成硕,张罗.调节性T细胞与变应性鼻炎[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7(04):209-211.
10.王成硕,张罗,韩德民,王向东,赵岩,周兵,刘健慧.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过敏性鼻炎一年的疗效和安全性研[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7(01):3-6.
11.王成硕,张罗,韩德民,周兵,赵岩,王向东.北京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变应原谱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05):204-207.
学术成就
2016年12月,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指导医师。
获得荣誉
王成硕曾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07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2017年入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9年入选首届“青年北京学者”。202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此外,入选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及“高创计划”领军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资助计划、北京市卫生局“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和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参考资料
王成硕-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医院.2021-11-01
王成硕 - 王成硕介绍.门捷列夫人.2021-11-08
今年“杰青”名单出炉!共300人,来自124家单位_科技湃_澎湃新闻-The Paper.澎湃新闻.20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