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郡
梓潼郡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行政区划单位,最初在东汉时期设立,其治所多次迁移,历经南北朝及唐朝等时期的变迁。
建置沿革
东汉
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由刘备析广汉郡置梓潼郡,初治梓潼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司马炽永嘉元年(307年)迁治至涪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东晋太元八年(383年)治所又迁回梓潼县。隋朝开皇初年(约583年)废除梓潼郡。
南北朝
萧衍天监六年(507年)重新设立梓潼郡,治所在司马相如县(今蓬安县利溪乡),辖区包括相如、朗池两县,隶属于隆州。元钦二年(553年)废除。
隋唐
天宝天宝元年(742年),将梓州改为梓潼郡,治所在郪县(今四川省三台县潼川镇),属于剑南道。至德二年(757年),梓潼郡改属剑南道东川节度使辖区。乾元元年(758年),梓潼郡再次改为梓州。
历任太守
- 霍峻,字仲邈,荆州南郡枝江人,建安十九年(214年)至二十二年(217年)在任。
史上人物
- 尹默,字思潜,梓潼涪人,通诸经史,曾任太中大夫。
参考资料
梓潼郡.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1-22
【历史文化】三台古今州府县名琐谈‖左启 赵文君.澎湃新闻.2024-10-28
三台县地情.scdfz.sc.gov.cn.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