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

《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是由王振夏撰写的书籍,由四川人民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发行。书中探讨了中国美学的历史发展轨迹,以及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演变过程。

内容简介

《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尝试以文脉的概念作为研究中国美学的基础。文脉,即Context,在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哲学和美学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可以翻译为语境或涵构。作者认为,“文脉”这个术语更能体现Context原本的意义,因此选择将其用于分析中国美学的文化发展历程。书中对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进行了七个阶段的划分:

- 春秋战国之前的阶段,原始审美意识在中国古老的原始巫术文化中萌芽。这种文化倾向于历史而非宗教的发展路径,对后来中国美学的文化特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兴起标志着中华文明审美意识的重要转折点,从原始巫学到人文精神的转变,展现了去神秘化的趋势。

- 秦汉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构建了一个以经学为基础的精神和制度体系。

-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美学呈现出儒、道、佛三家融合的特点。

- 宋明理学时期,中国美学继续吸收并整合儒、道、佛三家的思想。

- 清代初期,以王夫之为代表的实学美学思潮强调务实、实践和现实性,这标志着中国传统美学的结束。

作者通过中国文化与哲学的角度,深入剖析了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突破了传统的文艺美学研究方法。他试图将中国美学的重要理论置于文脉发展的时空框架内,以此方式进行论述。

作者简介

王振夏,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专注于中国美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巫术:周易的文化智慧》《周易的美学智慧》《建筑美学》。此外,他在国内外发表了超过150篇学术论文,并多次荣获学术奖项。

参考资料

关于我们.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4-09-02

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检索系统 .2024-09-02

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豆瓣读书.2024-09-02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