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射击断续器

射击断续器(英语:synchronization gear),也称射击协调器、机枪射击协调器,是由荷兰籍设计师安东尼·福克设计的一种装置,安装在老式螺旋桨战斗机上,使得战斗机的机枪能够在螺旋桨后方向前射击而不会打到自己的桨叶。在射击断续器出现之前,战斗机上的武器只能安装在机翼上,或者在螺旋桨根部安装钢制的楔形偏导器以挡开子弹,但这种方法会对发动机产生非对称应变,容易引起故障。

原理

射击断续器的工作原理是:在机械联动装置的末端有一个凸轮,当桨叶即将转到枪口前面时,凸轮受到螺旋桨突出部的撞击,凸轮的运动通过联动装置与机枪的工作相联通,使机枪暂停击发;当桨叶通过枪口时,凸轮回到原来位置,机枪继续射击。在射击断续器研究初期,主要遇到的技术困难是子弹点火迟缓问题,这主要由子弹规格的不统一造成,有些子弹的发火时间稍慢于标准。

历史

苏联资料记载,1915年1月,俄罗斯波罗的海车辆厂曾制造出一架Morane-Saulnier Type L战斗机,机上有2挺Hotchkiss机枪,其中1挺配备了协调装置,能够通过螺旋桨进行射击。尽管如此,空战史上未见有Morane-Saulnier Type L战斗机参加实战的记载。

利弊

优点

射击断续器的使用使得在螺旋桨式战机的机鼻位置安装机炮、机关枪成为可能,其火线与机身中轴线很靠近,因此精确度比机翼武器更高、也更容易校正精度。

缺点

通过螺旋桨射击会限制桨叶数,限制了飞机速度的提升和发动机的改进。因此,二战中德国人始终只用三叶桨的战斗机。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