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陈端洪

陈端洪,男,出生于1966年9月16日,邵阳市人;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宪政原理。

现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委员。

生平

教育背景学历、学位:

1984年——1988年,湖南师范大学外语系,本科;

1988年——1990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班;

1990年——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法学博士学位;

出国经历:

1995年7月——10月,悉尼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1995年11月——1996年12月,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后;

1997年7月——8月,墨尔本大学,访问学者;

1999年9月——12月,耶鲁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

宪政原理

代表著作及论文

1、《三权分立的逻辑及其边界》,载于《法学家茶座》2008年第3期;

2、《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与高级法》,载于《中外法学》2007年第4期;

3、《主权国家是可以超越的吗?》,载于《未名法学》第1期北京大学法学社主办 2007年6月20日出版;

4、《宪治与主权》,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财产权与宪政》译序,载于《公法评论》2007年;

7、《政治法的平衡结构——卢梭\u003c社会契约论\u003e中人民主权的建构原理》,载于《政法论坛》2006年第5期;

8、《人民主权的观念结构 重读卢梭\u003c社会契约论\u003e》,载于《中外法学》2007年第3期;

9、《排他性与他者化:中国农村“外嫁女”案件的财产权分析 》,载于《北大法律评论》2003年;

10、中国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1、法与民主:中国司法民主化及其批判》,载于《中外法学》1998年第4期;

12、律程序价值观》,载于《中外法学》1997年第6期;

13、立法的民主合法性与立法至上----中国立法批评》,载于《中外法学》1998 年第6期;

14、《宪政初论》,载于《比较法研究》1992年第4期。

15、参与"关于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进行审查的建议"

任免信息

2018年6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任命陈端洪为第四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委员。

2019年12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陈端洪任第五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委员。

上书

2009年12月,陈端洪与钱明星等5名北京大学法学院学者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了《关于对\u003c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u003e进行审查的建议》,要求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进行审查。陈端洪在接受星期柒新闻周刊专访时表示,此举意在启动审查机制,从而制定一个公平的制度。“强拆问题需要用制度的公平来解决,‘钉子户’也同样如此。”

观点

修法

《拆迁条例》将因民意而改。修法,“拆迁”应改为“征收”

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一词太模糊,以后干脆作具体判断,他告诉记者:“具体判断要具体到拆我的这栋楼公共利益是什么,你要拆迁的话,你必须告诉我。”

而对于如何补偿,陈端洪认为应该补偿多些,但是多到何种程度,能否直接以市场价格补偿,存在争议。

参考资料

第五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中国政府网.2022-01-25

澳门基本法委员会.中国人大网.2023-03-20

(受权发布)第五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新华网.2022-01-24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