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七峪乡

七峪乡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易县西南部,是易县下辖的乡镇级行政单位。乡政府驻地为七峪村。七峪乡总面积为47.30平方千米。七峪乡因乡政府驻七峪村而得名。

历史沿革

1949年,属易县九区。

1961年,建七峪公社。

1984年,改为七峪乡。

行政区划

七峪乡辖有以下行政村:七峪村、石家庄村武家庄村、六平地村、张公铺村和大富车村。乡政府驻地位于七峪村。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七峪乡地处易县西南部,东与狼牙山镇接壤,南与满城区相连,西邻甘河净乡,北靠坡仓乡。距离易县人民政府约70千米,东西最大距离为1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为5千米。

地形地貌

七峪乡境内属于深山区,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境内最高峰为利华尖,位于大富车村,海拔1057米。

水文

七峪乡境内有南河流经,全长约15千米。

自然资源

七峪乡境内矿产资源以铁矿石灰岩为主,地质储量估计为10万立方米,可采储量为1万立方米。农业耕地面积为3210亩,其中水浇地1650亩。

人口

2011年末,七峪乡总人口2878人,总人口中,男性1502人,占52.2%;女性1376人,占47.8%;14岁以下497人,占17.2%;15-64岁2131人,占74%;65岁以上250人,占8.8%。总人口中均为汉族。2011年,七峪乡人口出生率为6.8‰,人口死亡率11.9‰,人口自然增长率-5.1‰。

截至2017年末,七峪乡常住总人口2686人。

截至2018年末,七峪乡户籍总人口2676人。

截止至2020年11月1日,七峪乡总人口1680人。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经济

综述

2011年,七峪乡农业总产值5948.6万元;工业生产总值1.2亿元;七峪乡财政总收入25万元,比上年增长0.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万元,比上年增长1.1%。人均财政收入86.9元,比上年增长2.4%。

2018年,七峪乡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7个。

第一产业

七峪乡以种植林果、玉米、阳芋为主。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2011年,七峪乡生产粮食1260吨,人均437.8千克,其中玉米980吨。

七峪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七峪乡生猪饲养量2257头,年末存栏642头;羊饲养量12942只,年末存栏2454只;家禽饲养量11085羽。

第二产业

七峪乡境内工业以铁矿开采和加工为主。

第三产业

2011年,七峪乡商业网点16个,职工83人。

2011年,七峪乡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0.1亿元,比2010年增长5%;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达0.1亿元。

2011年末,七峪乡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765万元,比上年增长4%;各项贷款余额562万元,比上年增长4.3%。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七峪乡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70人,专任教师1人;小学1所,在校生43人,专任教师1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七峪乡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6万元,比上年增长3%,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24%,比上年增长6%。

文化事业

2011年末,七峪乡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6个,各类图书室6个,藏书2万册。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七峪乡乡卫生院1所,病床2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7.1张。村卫生所3个。专业卫生人员10名,其中专业医师3人。6个村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邮政电信

2011年末,七峪乡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000门,固定电话用户65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75%,移动电话用户1865户。

社会保障

2011年,七峪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户,人数3人,支出6000元,比上年增长7%;医疗救助10人次,共支出38100元,比上年增长5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3户,人数138人,支出13万元,比上年增长9%,月人均79元,比上年增长18%。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0.9万元,比上年增长1.8%。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254人,参保率98.4%。

交通

七峪乡通过改善乡间公路,连接狼牙山与七峪乡,各村庄均已修通水泥路,总长约45千米。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