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在我国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式下,吉首大学决定举办经管类专业,并交由原吉首大学少数民族干训部筹办。1986年,湖南少数民族干训部正式招收经济管理专修科学员,经管类成人函授教育也开始正式招生。1987年元月,吉首大学经济管理系挂牌成立,并于同年招收第一届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经济管理专科专业学生。从此,吉首大学商学院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开始了自己的发展历程。在发展的过程中,学院还曾先后根据形式变化更名为民族经济系、经济系和经济与管理系。2002年12月21日撤系建院,定名为现在的吉首大学商学院。
学科设置
现学院下设经济系、工商管理系、会计系和经济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所、市场营销策划中心、西部开发研究中心、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咨询中心等教学与科研单位,跨越三大学科门类即经济学、管理学、法学门类。学院设置了经济学、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等4个本科专业和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产业经济、企业管理3个硕士点。学院建设了手工会计模拟、电算会计\电子商务模拟、综合管理等实验室,共120多台计算机设备,设有民族经济资料室,藏有万余册图书,以满足学院教学科研需要。学院现有“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省级重点学科,“企业管理”、“产业经济”校级重点学科;拥有“工商管理”省级重点专业和校级重点专业。
学院本科专业方向面向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在籍学生人数已达1500人,研究生人数居全校之首。
教师队伍
学院共有教职工60人,其中教授(研究员)9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15人,博士和在读博士25人、博士生导师4人。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湖南省省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宝钢”优秀教师1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3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3人、湖南省级骨干教师14人、湖南省级优秀教师1人。
教学条件
学院建有较完善的教学条件,主要负责建设吉首大学大文科实训中心,同时拥有手工会计模拟、电算会计模拟、经济管理综合实验、ERP沙盘模拟等四大实验室,有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等教学软件20多个;建设有陕西莎能羊乳品有限公司、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个实践教学基地;拥有院属专业图书资料室1个,图书藏量50000余册,专业期刊杂志200余种。2013年,学院“民族地区商科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被湖南省教育厅批准立项为“湖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2016年,学院“民族地区商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被湖南省教育厅批准立项为“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2018年,学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被湖南省教育厅批准立项为“湖南省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学科建设
学院拥有“应用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工商管理”校级重点学科、“区域旅游发展与管理”湖南省首届高校创新团队、“生态旅游应用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拥有“湖南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湖南省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湖南省民族经济研究基地”、“民族地区‘两民企业’发展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等四个省级重点基地。
办学成果
吉首大学商学院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历任领导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上开疆拓土,在教改科研上勇于创新,在学生工作中作风务实,全院上下形成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教学科研团队和管理团队,成绩斐然。学院先后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省社科成果奖3项,获国家社科基金、国务院研究室、国家软科学、教育部、省自科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立项资助70多项,出版教材专著15部,发表科研论文500多篇。学院在学校历次教学、科研和成人教育工作评比中都被学校评为教学管理工作、科研工作、考研、成人教育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或优秀单位。在学校组织的教学比武、多媒体教学比武、教案评比中成绩名列前茅。2006年6月我院党总支被学校党委授予优秀党总支称号。
吉首大学商学院的办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优个性,适应时代发展脉搏,培养职业经理人为宗旨。从建系开始就在学生中先后实施了素质教育工程。在全省组织的历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等级考试中,均以90%以上的过级率在全校排名第一,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过级率、学生考研录取率也一直位列各院系前列,在2004、2005年学校第28、29届校运会连续两次获得男子、女子和团体总分三个第一好成绩,受到学校表彰。学院还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制,给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学校荣誉
1、学院团总支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五四红旗团总支”;
2、学院党总支被湖南省教育工委授予“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3、学院党总支被中共湖南省委授予“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4、学院工商管理系被共青团湖南省委授予“青年文明号”;
5、学院分工会被湖南省教育工会授予“先进教职工小家”;
6、学院“武陵山经济信息中心”被湖南省总工会授予“湖南省示范职工创新工作室”。
7、学院被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湘西州政府授予“第六次全州县民族团结进步优秀集体”。
办学特色
学院以“精诚锤炼、诠释商道”为院训,实施“职业经理人综合素质养成计划”,面向全院学生开展观念养成、能力养成、作风养成、行为养成等四大养成教育,为社会培养能从中小企业基层管理工作做起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具有职业经理人潜质的创新型、应用型高级专门经营、管理人才。
“十三五”期间,学院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质量提升和特色发展为核心、以加快实现教学型学院向教学研究型学院转型为目标、以培养高素质商科人才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调整和优化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能力,将学院建设成为武陵山片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与管理理论研究中心、经济与管理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平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