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西岩镇

西岩镇是城步苗族自治县的“北大门”,S219省道穿镇而过,并有洞新高速公路设枢纽入口同时武冈—靖州高速公路穿镇而过。距我省西南五县(市)中心的武冈市城区不到20公里。离县城约40公里。全镇总面积2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万亩(其中:水田4.9万亩、旱土0.3万亩),有林地12.1万亩;辖6个管理区。

该地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性气候,日平均气温在18℃左右,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土质肥沃,物产丰富,年产水稻三万吨,是城步的“粮仓”。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曾挖掘出20余件新石器时期的刀、斧等器具。

十三五规划兴永郴铁路已完成初步规划,预计会从西岩经过并设站。

截至2020年,西岩镇常住人口为37713人。

名称来历

赧水西岸狮子岩下建“西岩寺”而得名。

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0°28′00″~110°28′27″,北纬26°36′17″~26°37′02″。地处县境北部,东接威溪乡,南连茅坪镇,西界金紫乡,北抵武冈市邓元泰镇。镇人民政府驻一居委,距县政府驻地38千米。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3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35千米,总面积150平方千米。其中陆地142平方千米,占94.99%;水域8平方千米,占5.01%。

经济发展

西岩镇有丰富的矿藏资源,锌镉矿、锰矿石磷矿、矿藏量较大。奶业和竹业是该镇的支柱产业,共有楠竹林面积四万余亩,创建了竹胶板厂一家,竹筷厂四家,年产值180万元;全镇养殖奶牛1500头,建设奶牛母犊场一座,规模达300头,建有鲜奶收购站1个,奶业每年可为奶农创收2800万元。另外该镇现有木材储量达60万方,可利用水资源达1100万方。2002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41亿元,年均增长达8%;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67亿元;国地财三税收入达21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800元、农民人平纯收入1051元。

行政区划

辖6个管理区,石头、江南、金沙、温塘、三合、联合、周安、伍家、落水、石虎、雅儒、大理白族自治州、沙桥、新禾、大坪、太塘、凤凰、太坪、江西省沙井、金紫、五塘、白水、三塘镇、星火、山口、水清、长形、高寨、五桂、庄上、水东、坳头、桐源、坪上、巴石、四团、田心、杨家山、南岭、新塘、花桥、瑶塘、石山、杨田、陈家、柑橘、松柏、下乌、永兴、小石、双洪、玉河、玉丰56个村(居),总人口10万人。

自然资源

西岩镇有丰富的矿藏资源,锌镉矿、锰矿石磷矿、钼矿藏量较大。其中邵阳市第一高峰二宝顶锰矿富含丰富

人口民族

人口以汉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为主

截至2020年,西岩镇常住人口为37713人。

经济概况

城步西岩自古以来,商铺林立,经贸发达,每逢集日,人山人海,拥堵不堪,严重影响了交通秩序和城镇形象。为扩大城镇面积、建设贸易市场、改善居住环境,自2003年开始,西岩镇党委、政府即着手酝酿河东商贸物流市场项目,经过近十年的艰辛探索和努力,2011年县发改局正式批复立项,县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形成了会议纪要。

项目选址于西岩镇沿河道东岸,规划面积16公顷,预计总投资5亿元,分四期开发。通过招商,成功引进浙江杭州海星实业有限公司前来投资兴业。2011年12月省政府正式批准了该项目第一期工程的建设用地,目前征地工作全面完成,并纳入市、县重点项目。

西岩镇是城步苗族自治县人口最多的乡镇,也是城步农业大镇,集镇偏小、设施滞后极大制约了该镇发展。东扩,成为西岩首位发展战略,也吹响了该镇小城镇开发建设的集结号。

西岩镇党委、政府坚持“城建扩镇”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投资2700万元建成河东商贸物流市场,投资500万元对该镇商业街道路进行了改造升级,对350米沿河风光带进行了平整硬化,投资360万对河堤桥梁工程进行了加固,同时,西岩镇党委、政府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全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让小城镇成为拉动全镇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成为全镇投资创业的聚集地!”镇党委书记唐承威、镇长杨亚武在小城镇建设理念上高度统一。为此,西岩镇先后投入60多万元,聘请城步苗族自治县规划设计院的专家“把脉”,根据地域特色和历史文脉,编制了《西岩镇总体规划(2010-2030)》,确定了“一心、两翼、三区、三带、四路”的发展布局,并确定了以小城镇建设为中心,重点实施西岩河东新城项目的发展战略。

抓项目建设,促进小城镇建设,解决资金难题尤为重要。为了拓宽融资渠道,西岩镇坚持走“社会化、市场化、部门化”之路:采取“BT”建设模式,有效盘活土地资产;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城镇建设;将重点工程项目向省、市、县各级各部门申报,积极争取纳入计划笼子。“三化”措施累计吸纳1.5亿元资金,有力地推动了该镇城镇化进程。

建河东新城,树靓丽名片

谋定而后动。2014年来,该镇先后投入资金2700万元,修建了河东新城2号、3号两栋大楼,新增房屋建筑面积8000平米、门店80余间;修建河东农贸物流市场小区统建房211套,吸纳民间资金1800多万元自建房87套;投资300万元,稳步推进河东农贸市场建设,目前正在加紧施工建设中;投资1000万元,修建了河东新城区街道3条1200米;投资300万元,完成了河东沿河风光带道路、灯化、绿化、美化;投资了120万元,购置了洒水车,城管车、垃圾桶等环卫城管设备。投资280万元修建了西岩河东新桥,有效解决了西岩桥头的交通瓶颈;通过招商引资,投资1000万元,建成全县最大的物美集团,目前已交付使用。“河东新城是是我们散步休闲的好地方,购物更加方便,生活更加舒适,我们也过上了城里人的新生活。”一居委村民谭孟雄高兴地说。

改造老城区,居者优其屋

拓新城,改老城。西岩镇在建设河东新城的同时,积极加大对老城区的改造升级。向上争取资金150万元,逐步改造老城区的商业主街及背街小巷,现已完成道路、下水道以及亮化工程,彻底改变了老城区脏、乱、差的状况;投入资金1000万元,建成加油站;引进资金500万元,建成民营医院,有效解决西岩人民看病难的问题;农村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改造项目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未来几年,西岩镇将计划投资1.3亿元,重点实施河东新城二期工程,将现有商贸区扩大一倍;把苗族特色作为城镇建设的主基调,稳步推进老城区集中改造工程,建设具有苗族风情和江南水乡风格的居住小区,实现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优其屋”的转变。

历史文化

西岩镇朝园里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它证明早在4000年前,西岩这方土地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著名人物

抗金名将——杨再兴、苗人,北宋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正月初一出生,湖南路武冈军石井图(今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岩镇水东村)人。南宋统军保驾都督元帅,抗金名将。

清代郧阳区总兵——龚继昌,本名昌遇,号荣甫,爱新觉罗·旻宁十一年(1831年)出生,城步四都(今西岩镇白水村)龚家冲人。

新闻界风云人物——段梦晖(1907-1981),字怀瑜,学名安全(庵旋),男,汉族,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岩镇水清村人

参考资料

城步西岩镇成功入围全国重点镇_乡镇快讯_城步新闻网.城步新闻网.2024-08-16

城步西岩镇多措并举美化镇容镇貌.今日头条.2024-08-16

城步西岩镇:全力确保如期脱贫摘帽.今日头条.2024-08-16

城步苗族自治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一号).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2-07-15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