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石的风流》是朱良志所著的2016年出版的图书。
内容简介
石和中国人的艺术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中国人爱石,赏它,玩它,品味它,将石当作朋友,甚至当作自我生命的象征,以石来安慰心灵,并通过石头来看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品石,不光是对石的欣赏,所看重也不全在其审美价值或者实用价值,很多者是在玩味自己的生命,从中寻找生命智慧的启发。
这本书主要是讨论围绕盆景、假山、品石艺术等形成的特别的艺术观念,其中体现出中国人独特的生存智慧,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作者研究中国艺术观念所涉及的一个方面。
作品目录
上篇 品石的智慧
第一章 石的“秩序”
一 石之怪:质疑正常
二 石之顽:强调无用
三 石之瘦:推宗独立
四 石之朴:瓣香未雕
第二章 石之“美”
一 石文而丑
二 石令人隽
三 赏石于风尘之外
第三章 石如何“可人”
一 石 缘
二 石令人古
三 蕉石影
四 石为云根
五 无生的石
六 展现生命智慧的砚铭
中篇 假山的意味
第四章 假山之名
一 假山的由来
二 作假山以“卧游”
三 假山是假的吗
四 开方便法门的假山
第五章 文人园林中的假山
一 文人园林的概念
二 假山的南北风
第六章 叠石天工
一 巧夺天工
二 散漫理之
三 石无位置
四 假山与日本枯山水
下篇 盆景的微妙世界
第七章 盆景的“小”
一 于小盆景中“观生意”
二 些子景中得圆满
三“以小见大”非概括
四 盆景不是微缩景观
第八章 盆景之“拙”
一 重“古拙”是中国艺术的传统
二 古拙苍莽 盆景本色
三 盆景的苔痕
四 如何理解盆景的“病姿”
第九章 以境界论盆景
一 作为人精神延伸物的盆景
二 盆景中的“心统木石”
三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四 盆景的诗情
五 盆景的画意
创作背景
石和中国人的艺术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中国人爱石,赏它,玩它,品味它,将石当作朋友,甚至当作自我生命的象征,以石来安慰心灵,并通过石头来看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品石,不光是对石的欣赏,所看重也不全在其审美价值或者实用价值,很多者是在玩味自己的生命,从中寻找生命智慧的启发。
作者朱良志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尤长于中国传统哲学和艺术关系的分析,并注意从艺术中剔发中国人的人生智慧。已出版有《南画十六观》《石涛研究》《八大山人研究》《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真水无香》《中国美学十五讲》《南画十六观》等一批有影响力的著作著作。《顽石的风流》从中国传统的潘静、园艺等着手,发掘其丰富的文化意味。
作品鉴赏
《顽石的风流》共分三个部分,分别是:上篇,品石的智慧;中篇,假山的意味;下篇,盆景的微妙世界。可以说,本书基本涵括了中国传统的赏石文化以及与此相关的中国古人的艺术化生活。
作者从“石的秩序”开始讲起:怪、顽、瘦、朴是古人欣赏石头的四个角度。但古人不是爱石的表面形式感,而是寄寓了一种精神追求,即:理性的约束会丧失真性,过分功利性的追求会伤害人的生命,依附性的生存是一种虚假的存在,过分的雕琢只会背离最初的真实。
作品评价
本书不仅是关于中国艺术之美的书,书本身亦是美的艺术品。配有大量关于石头的精美插图,有助于读者图文互赏;装帧也十分精美,适于读者珍藏。
出版信息
顽石的风流 朱良志作品系列
朱良志 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第1版 (2016年8月1日)
丛书名: 朱良志作品系列
精装: 285页
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101117851
条形码: 9787101117851
商品尺寸: 22.6 x 15 x 2 cm
商品重量: 662 g
品牌: 中华书局
ASIN: B01MDRIE0U
定价:58.00
作者简介
朱良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高级研究员。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尤长于中国传统哲学和艺术关系的分析,并注意从艺术中剔发中国人的人生智慧。出版有《石涛研究》《八大山人研究》《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真水无香》《中国美学十五讲》《南画十六观》等著作。
参考资料
朱良志新书《顽石的风流》细数品石艺术中的文化风流.人民网.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