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王世桢

王世桢,笔名石榛,1922年6月5日生于琅岐岛。l945年毕业于成都燕京大学经济系。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编辑出版《影剧丛刊》。他在电影评论领域有着经验,曾参与创办和主编《大众电影》刊物,并在电影剧本的编审和评论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经历

王世桢1948年在上海协同刘厚生编辑出版《影剧丛刊》,开始电影评论活动。建国后,任上海影评工作者联谊会副主席(1950),上海剧影协会副秘书长,同时与梅朵共同创办和主编《大众电影》刊物。1952年春任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秘书长,从事电影文学剧本的编审工作。1956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公司编辑处副处长。1962年,任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制片厂剧本副厂长 文学部主任。发掘了不少优秀剧本拍成电影。

主要作品

王世桢的主要作品包括李准的《不能走那条路》,鲁彦周的《春天来了》《凤凰之歌》,吕宕、叶元的《林则徐》,张慧剑的《李时珍》,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胡万春的《家庭问题》,陈耘的《年青的一代》等。1977年,任上海电影家协会秘书长,并先后创办和编辑了《电影新作》《国际银幕》两个电影刊物。同时,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中国电影文学学会理事、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1987年离休后,创办上海电影进修讲习所,任所长。培育业余影视评论和剧作者5千多人。电视剧本有:《史边威将军》。

参考资料

中国电影人 口述历史系列——王世桢访谈录.SEMANTIC SCHOLAR.2024-11-21

王世桢:电影界默默耕耘者.参考网.2024-11-21

徐汇文脉丨20世纪20年代衡山路上第一高度就是它!③.今日头条.2024-11-21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