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企业国有产权

企业国有产权指的是国家对企业以多种方式投入而形成的权益,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等各种投资所产生的权益,以及被确认属于国家的所有权益。

范围

企业国有产权涵盖的范围包括:

-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国有参股公司所拥有的权益。

- 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对其下属全资、控股、参股企业享有的权益。

- 国有参股公司对其重要子公司的权益,这些重要子公司通常是从持股比例、利润贡献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得出的。

转让程序

决策与审批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前应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按内部决策程序审议,形成书面决议。国有独资企业的产权转让由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国有独资公司的产权转让由董事会审议,未设董事会的则由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涉及职工利益的,须听取职工代表大会意见并经其讨论通过。

清产核资与审计

产权转让获批或决定后,转让方应组织目标企业按规定进行清产核资,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资产移交清单,并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全面审计,包括法定代表人的离任审计。资产损失的认定与核销应按国家规定办理。

资产评估

在清产核资和审计基础上,转让方应委托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评估报告经核准或备案后作为定价参考。若交易价格低于评估值90%,需获批准后才能继续。

公开信息披露

转让方应委托产权交易机构发布转让公告,公开相关信息至少20个工作日。公告内容应包括转让标的的基本情况、产权构成、内部决策及批准情况、主要财务指标、资产评估情况、受让方资格条件等。

受让方条件

受让方应具备良好财务状况、商业信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等条件。外资受让方还应符合相关规定。

产权交易方式

公开征集产生多个受让方时,应采用拍卖或招标方式进行交易。拍卖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招标应按国家规定执行。

签订合同

产权转让成交后,转让方与受让方应签订合同,并取得产权交易凭证。协议转让时,应充分协商并按程序审议。

合同内容

产权转让合同应包含双方基本信息、转让标的详情、职工安置方案、债权债务处理、转让方式、价格、付款安排、产权交接、税费承担、争议解决、违约责任等内容。

重组方案

非控股转让时,应在合同中明确企业重组方案,包括员工优先安置。

价款支付

转让价款原则上一次性付清,特殊情况可分次支付,首期不低于总价款30%,余款不超过一年且需提供担保。

特殊权利转让

涉及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的,应另行办理手续。

劳动关系处理

转让方不再控股时,应处理好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解决拖欠工资和社会保险等问题。

净收益处理

转让净收益应按国家规定处理。

登记手续

转让完成后,双方应及时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参考资料

国资委权威解答:关于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工作等5个问题.搜狐网.2024-10-27

企业国有产权.MBA智库.2024-10-27

什么是企业国有产权?国有产权和非公产权一般包括哪些?.搜狐网.2024-10-27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