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魔鬼塔

魔鬼塔(DevilsTower),美国怀俄明州东北部的自然景观,是一座巨型的圆柱体岩石(柱状玄武岩)。被美洲原住民视作“圣地”。“熊之家”“树岩”“大灰角”等也是当地人对它的称呼。

魔鬼塔高264米、基座和顶部直径分别为305米和84米的巨大石柱,在晴朗的天气,从160公里之外就可以看到。1906年9月24日,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宣布魔鬼塔为美国的第一处国家纪念区。美国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拍摄电影《第三类接触》时候,将它作为最重要的外景地之一。

魔鬼塔东边是黑山国家森林公园,有总统头像山,西面300千米是黄石公园。

命名

在美国探索布莱克山期间(1855-1875 年),最常见和最广泛使用的是 Bear Lodge。

当地美洲原住民关于魔鬼塔的传说很多,不约而同地都和那些六角形石柱在它表面形成的沟壑有关。有人说它是地狱里的恶魔创造出来的,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天气里,恶魔就站在塔顶敲鼓,鼓声震撼了大地,也把石塔四周的许多岩石震落下来,它因此被印第安人叫做“坏神之塔”(Bad God’s Tower),被1875年路经该地的探险队卫队首长理查德·道奇上校(Col. Richard Dodge)称为Devil’s Tower,魔鬼塔因此得名。当年由于翻译上的一个误会,这座山此后一直被叫成魔鬼塔。

“熊之家”“树岩”“大灰角”等也是当地人对它的称呼。

2014年,有人提交请愿书,要求将名称从 Devils Tower 更改为 Bear Lodge。但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无权更改某个地方的名称。

形成演变

玄武岩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基性喷出岩。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后冷凝而形成的岩石,它的矿物结晶颗粒细小,常常具有气孔构造或经其他浅色矿物充填而成的杏仁构造。发育在玄武岩地区、具有独特外形特征的地貌称为玄武岩地貌。由于玄武岩岩浆黏度小,流动性大,喷溢地表易形成大规模熔岩流和熔岩被,在高原地区常形成面积达数千至数十万平方千米的熔岩台地。当岩浆溢出地表冷却进行收缩时,它会沿着与熔岩流动方向相垂直的角度裂开,形成非常规则的六边形几何形状,称为天峻石林柱。

距今约1亿年前,魔鬼塔所在区域还是一片浅海。在几百万年的时间里,沉积物海床上大量沉积,形成了砂岩页岩粉砂岩沉积岩。到6500万年前恐龙灭亡的年代,地壳内部的压力驱使地壳上拱。这些压力产生了附近的丘陵和山脉。压力还迫使地壳内部的熔岩上窜到魔鬼塔所在的地方。熔岩形成火山塞,火山孔洞里的熔岩来到火山口就很快冷却,变成了固体的火成岩。

魔鬼塔是数百万年前地下的岩浆涌向地面时凝固而成。在冷却的过程中,岩浆收缩形成无数紧密相连的六角形岩柱。随着周围较软的沉积岩和泥土不断地被风蚀冲刷流失,它就逐渐凸出,成就了现在的模样。魔鬼塔自身在这个过程中也受到风雨的侵蚀。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魔鬼塔位于美国怀俄明州东北角的克鲁克县

地形地貌

魔鬼塔处在一片平坦的土地上。此外,魔鬼塔周围的景观大部分由沉积岩组成。这些岩石是由矿物或有机物质凝固而成,通常是由水或风沉积而成。这一过程称为沉积,在河流三角洲和沿海地区很常见。

地质

在魔鬼塔底部,可以看见地质历史中所经历的变化的证据。巨大的岩石有公共汽车那么大,主要分布在塔的西面和南面周围,是由于塔的碎片风化和侵蚀而形成。塔的西面和南面易受到阳光和暴风雨的影响。这些力也会促进风化和侵蚀过程。太阳的热量会导致热膨胀,导致岩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移动或破裂。雨水、冰雹和闪电都会对塔产生渐进的影响。一旦岩石从塔上脱落或风化,侵蚀就会移动巨石。

生物多样性

魔鬼塔四周遍地生长着都是松、苍松、杜松马尾松毛白杨等各种树木,也有野浆果等多种灌木;活跃着熊瞎子、鼠类、金雕鱼鹰加拿大黑雁等600多种野生动物。

重要景点

魔鬼塔

魔鬼塔是一座高200余米,底部直径为300米,顶部直径约80余米的陡峭孤峰。但并非完全直立,而是与地平面呈80度倾角擎天傲立。魔鬼塔随气候及观察方位的不同而多变。

魔鬼塔的柱子引人注目的特征,柱状节理的外观并不常见。但柱子的尺寸是无与伦比的,高10英尺,许多柱状节理的形成的六边形。塔柱的形状更加不规则,可能是因为其尺寸较大。塔上还有许多五边形或五边形的柱子。科学家们不确定是什么导致了形状的变化。这些塔的柱子与世界其他地方发现的柱子相似,例如加利福尼亚州的魔鬼柱堆国家纪念碑。 

其他看点

周边公园

魔鬼塔东边是黑山国家森林公园,有总统头像山,西面300千米是黄石公园,自驾游走北线横跨美国,魔鬼塔是必经之地。

配套设施

魔鬼塔国家纪念碑的停车位有限。每年夏季(五月至九月)公园每天接待数千名游客。游客中心的停车场每天上午 10 点至下午 3 点都会停满;建议人们在当天早些时候或晚些时候前往。

开发与保护

1906年9月24日,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宣布魔鬼塔为美国的第一处国家纪念区。建立了魔鬼塔国家纪念地(Devils Tower National Monument)。

相关文化

影视作品

美国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拍摄《第三类接触》一片的时候,将魔鬼塔作为取景地。电影《第三类接触》中,在种种怪事之后,世界各地的UFO目击事件一下子频繁起来。科研专家接收到了来自太空的信号,信号直指怀俄明州魔鬼塔国家纪念碑。

历史传说

黑熊传说

在美国,魔鬼塔所在黑山地区一直是美洲原住民的家园。传说很久以前,七个印第安小公主出来在这一带游玩,突然遇到一只黑熊。小姑娘们无处可逃,她们爬上一根巨大的树桩向神祈祷。突然,树桩哗啦啦地开始往上“长”了起来。黑熊追到树下,无奈地向上望着,围着巨大的树桩转来转去,爪子在树桩上抓出一道道的深痕。这就是魔鬼塔光秃秃的山体上留下一道道巨大裂纹的原因。后来七个小公主成了天上的北斗七星,而巨大的树桩则成了“熊的家园”,成为当地多个印地安部落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

地下湖的金子

传说魔鬼塔山下有山洞,洞里有个地下湖,湖边还堆满了金子。许多年前,几个勇敢的人来到魔鬼塔附近打猎,当来到魔鬼塔的基部时,他们无意中发现个地下入口,在洞穴里发现了地下湖,围绕着湖边是金子,他们没有把金子带出来,因为打算以后来发掘。但是之后他们再也没有在魔鬼塔附近找到洞穴入口。

攀登活动

魔鬼塔的表面并非光滑成片,而是有着大大小小的裂缝,短的数十米,长的有100多米,加上裂缝之间有着一定的宽度,符合攀岩的地形条件,但相关机构经过专业测评后发现这里虽适合攀岩,但难度系数对一般攀岩爱好者难度系数较高。1939年开始陆陆续续有将近50000人尝试攀登,但最后成功到顶的不到100人。人们找出200多条攀岩的路径。

提示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网站提示,因为魔鬼塔特殊的地形,它是攀岩者向山岩挑战的热门地点。但是由于六月是美洲原住民传统的祭祀季节,基于对原住民信仰的尊重,园区在那段时间会劝阻人们不要进行攀岩活动。公园内也有很多告示,要求游客尊重原住民的信仰,不要去乱动岩石和他们绑在树上祭祀用的布幔等物品。

参考资料

美国人文历史及建筑(9):魔鬼塔——印第安人的圣地.美国驻华大使馆.2023-10-16

比你所知道的更美 宛如仙境十大蜜月圣地.央广网旅游.2023-10-16

About the Name.nps.2023-10-16

盘点世界九大最具魔幻色彩旅行地.央广网.2023-10-17

How the Tower Formed.nps.2023-10-16

Geologic Formations.nps.2023-10-16

Plants.nps.2023-10-16

Parking at Devils Tower.nps.2023-10-16

4K修复版《第三类接触》:带你领略斯皮尔伯格的超前创意.上海国际电影节.2023-10-16

北美大陆的怪异奇景--魔鬼塔.中国新闻网.2023-10-17

美国“魔鬼塔”,攀岩的绝佳地点,80年只有不到100人登顶.今日头条.2023-10-16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