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超,1939年农历腊月初二出生在河北献县东辛庄,回族,笔名紫辛,中国男作家、中国共产党员、全国政协委员,是抗日英雄马本斋的儿子。
抗日战争时期,马国超与母亲在父亲的带领下,跟着回民支队四处转战。1944年2月7日,马国超父亲马本斋因病辞世。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马国超回到家乡献县。1959年马国超考入解放军测绘学院海军系,正式应征入伍。1963年毕业后,马国超被分配到北海舰队海测大队,马国超从进入北海舰队海测大队时就开始进行文艺创作。后因艺术才华出众的缘故,马国超被调到海测大队政治处当了17年的文化干事。担任文化干事期间,马国超组织干部战士绘画、唱歌、赛球,举办文艺汇演。改革开放后,马国超被任命为政治部群工部副部长、一年后任部长。在群工部部长的工作中,马国超主抓了军民共建、市舰挂钩,还制定了执勤手册。之后马国超相继担任海军政治部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副政委(正军职)等职务。1982年马国超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5年,马国超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1997年开始担任第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对民生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和提案。2008年5月,马国超随一摄制组拍摄专题片《马本斋》,他们走了河北省6个地级市、近30个县。2012年,为纪念马本斋诞辰110周年,马国超在聊城市举办了书画展,他把作品全部义卖,卖掉的200多万全部捐献给当地。2016年3月,马国超在全国政协委员小组会议上建议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精准扶贫。2017年3月11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马国超作了大会发言。
马国超著有长篇小说《马本斋》《民族英雄》,长篇传记文学《马本斋将军》,电视剧剧本《青年闯天下》,长篇叙事诗《青松长翠》,诗集《心泉》《杏花雨》《海之恋》等作品。马国超在书法和绘画方面也颇多建树,出版有《墨海扬帆》《马国超将军书画艺术》等书画集。马国超的书法苍遒大气,其画作色彩丰富、色调柔和;布局妥当,山水交相辉映,远近得当,使得画面层次感极强。马国超的文学创作大都以其军旅生活和马本斋及回民支队的战斗历程为题材。长篇小说《马本斋》共34章,按照传记文学体的样式,生动地记述了民族英雄马本斋传奇的经历和战斗的一生,作品《马本斋将军》中打破了常规的书写方式,采取了一书三体的创作方法,全景式地表现了马本斋将军传奇的一生。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马国超的父亲是抗日英雄马本斋。1939年的农历腊月初二,马国超出生在河北省献县辛庄村,全村人都是回族。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期间,马本斋不堪忍受侵略者的欺侮,在家乡沧州市献县东辛庄组建了六七十人的回民抗日义勇队,踏上了抗日救国之路。此后,马国超与母亲一起,在父亲的带领下,跟着回民支队四处转战。幼年时,马国超对父亲的相貌记忆十分模糊,只记得父亲身材魁梧,与其他人一起走路时,明显高出别人一头。在马国超的记忆里,幼年的很多时间里,不是在行军打仗,就是在马背上颠簸度过。虽然一直跟着部队,马国超与父亲在一起的时间依旧很少。马国超从小就爱好文艺,喜欢欣赏、收集和临摹好的书画作品。1944年2月7日,马国超父亲马本斋在濮阳县八公桥镇的小囤村因病辞世。
1945年下半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马国超跟随母亲孙淑芳回到河北献县老家开展土地改革工作。1952年夏天,他被组织上送进北京。当时的北京市长彭真把马国超送到牛街的回民学院(现在的回民中学)第二附属小学去读书。三个月以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司令员、时任铁道部部长的吕正操将军听说马本斋的儿子在北京,又把他转到了华北军区八一学校。在这所培养干部子弟的学校里,马国超有幸和许多国家领导人的孩子成为同学,并且在一起学习和生活。1959年马国超毕业于石家庄市第一中学,他为自己选定的两个报考志愿全是艺术院校。在征求母亲意见时,母亲的一番话让马国超改变了主意:“子承父业,你还是去当兵吧,部队锻炼人。”
从军阶段
1959年8月,成绩优异的马国超听从母亲的教导从军,被保送到解放军测绘学院海测系。1963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海测系。大学毕业后,马国超被分配到北海舰队海测大队担任测量员,从此开始了海军生涯,在北海舰队基地,马国超闲暇之余仍然喜欢绘画、唱歌,偶尔还组织举办文艺汇演。领导发现了马国超的艺术才华,把他调到海测大队政治处当文化干事,在当文化干事的17年间,他组织干部战士绘画、唱歌、赛球,举办文艺汇演。还创作出来长篇小说《民族英雄》、诗集《心泉》《海之恋》。
改革开放后,军队实行干部年轻化、知识化,马国超被任命为政治部群工部副部长、一年后任部长。在群工部部长的工作中,马国超主抓了军民共建、市舰挂钩,还制定了执勤手册。马国超倡议,称舰艇是“流动的国土”、倡议以城市命名舰艇,立刻得到上级和地方政府的回应,并逐步定为规则。多年以来,中国海军已有100余艘水面战斗舰艇以城市命名。之后相继担任海军政治部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副政委(正军职)等职务,1994年,马国超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从1997年成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起,连续十几年,马国超参与的调研和提交的提案,大部分跟民生息息相关。
创作高峰
1982年马国超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马国超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6年8月,马国超得知山西省长治市市有两位回族企业家,致富不忘本,多次捐款捐物支持教育事业,便携带精心创作的《红梅报春》、《高风亮节》两幅画,赶赴长治,参加为这两位优秀回族企业家举行的赠画仪式。马国超还曾于2008年参与了专题片《马本斋》的拍摄,走遍了河北省6个地级市、近30个县。2010年,马国超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调研时,看到当地一些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艰苦。但让他震撼的是,他们家门口都悬挂着国旗。回京后,马国超立刻形成报告提交全国政协,希望大家更多关注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改善问题。同年6月27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9周年之际,马国超与团政委李紫阳带领将军后代合唱团全体成员到革命老区山东省庆云县慰问演出。
创作特点
书法方面
马国超的书法苍遒大气,创作画作时笔墨灵动而又意境深远,其画作色彩丰富、色调柔和;布局妥当,山水交相辉映,远近得当,使得画面层次感极强。
文学方面
马国超的文学创作大都以其军旅生活和马本斋及回民支队的战斗历程为题材。长篇小说《马本斋》共34章,按照传记文学体的样式,生动地记述了民族英雄马本斋传奇的经历和战斗的一生。长篇传记文学《马本斋将军》中,马国超打破了常规的书写方式,采取了一书三体的创作方法,全景式地表现了马本斋将军传奇的一生。上篇“少年风云录”采用章回小说的创作手法,描述了马本斋少年时代的生活,塑造了一个聪慧好学、热衷习武、好打抱不平的少年英雄形象。中篇“青年闯天下”则以电影文学的手法叙述了马本斋参军至解甲归田后组成回民支队的曲折历程,展现了马本斋英勇善战的英雄行为,也描述了马本斋青年时代的情感经历。下篇“母子皆英雄”以叙事诗的形式,叙述马本斋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壮举和马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赞扬了“母子英雄”的崇高品质。
个人作品
小说
剧本
长篇叙事诗
长篇传记文学
散文
诗集
书画作品
音乐作品
社会活动
社会任职
公益活动
2012年5月30日,马国超在聊城市举办了书画展,他把作品全部义卖,卖掉的200多万全部捐献给当地。
扶贫建议
2016年3月7日,马国超在全国政协委员小组会议上发言说,他到贵州省调研期间,了解到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自然条件优越,但经济发展滞后。他建议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精准扶贫,开发旅游扶持当地经济发展,并建议加强对三都水族自治县传统民族村落的保护,将水族文化列入文化廊带规划建设。
《从严治党民心所向》的发言
2017年3月11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马国超说,腐败现象古今中外皆有。它会不会蔓延并对社会形成巨大危害,关键是看执政者持何种态度。中国共产党建党95年来,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反腐败斗争的胜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地全面从严治党,对于腐败现象掷地有声地作出“零容忍”的承诺。
个人生活
人物关系
起名轶事
马国超的名字是父亲起的。马本斋组织抗日队伍时没枪没炮,自叹中原地区穷,何时能超过强国。他便将国家富强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就叫这孩子马国超吧!”
父亲逝世
1944年马国超父亲马本斋病逝时,马国超刚满4 岁。马本斋弥留之际把他叫到了床边。那天,马国超和姐姐在母亲的带领下去病房探望。马本斋让马国超写了一遍之前教他的“中国”二字,见4岁的马国超不会写繁体字“国”,马国超又教了他一遍,并叮嘱他我们的祖国就是中国,没有中国就没有我们,这两个字你永远都不能忘记。”说完,马本斋又对女儿说:“我们一起来唱支歌吧。”“全国动刀兵,一起来出征....”马本斋起了个头,病房里传出了一家4口深沉而坚定的歌声。两天之后,马本斋就溘然长逝了。父亲临终前教育他要爱国的嘱咐,也成了他终身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马本斋去世后,为了保护他的遗孀和独生子的安全,党中央把他们母子接到延安市。
年龄之迷
1997年,马国超的姐姐按照国家规定的年龄从国家民委机关退休时,是一名处级干部。姐姐退休了,弟弟前来看望。姐姐说,她是1937年农历11月出生,一晃60岁,到了退休年龄。说着说着,鼓励起弟弟来,弟弟毕竟还小。马国超听着听着,更加仔细地端详着姐姐,觉得不对劲:“我是1937年农历12月出生的,怎么?你出生一个月,就有了我了?!”姐姐听了,当然不能理解:“怎么可能?怎么回事?”马国超说:“我档案里的出生时间,一直填写:1937年农历12月。从上学的时候就是这样填的,一直填到现在啊!”马国超的年龄,顿时成了姐弟俩面前的一个谜。姐姐断言:“你填的肯定不对!”对弟弟档案里填写的出生时间,姐姐百思不得其解,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解铃还须系铃人”。
终于,马国超想起来了:当年,母亲把他送到寄宿的小学之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土改运动中。他吃住在学校,很少和母亲见面,家的概念也越来越淡,很多事情都只有靠自己。入校不久,老师让填写《学生登记表》。面对表上“出生时间”一栏,马国超四处张望,不知所措:“我哪知道我是哪年生的?我问谁去?”他交不上这个“答卷”。这时,小伙伴们也都为他着急。突然,有几名同学喊:“我们都是37年的,你也填37年吧!”“这倒是个好主意。”事过50多年,马国超仍能忆起当时的情景:“我就随大流了,在我的‘出生时间’一栏,填上‘1937年12月’。”从此,这个“随大流”的“出生时间”,写进了马国超的人生履历,伴随了他年复一年。向来办事认真,对党忠诚的马国超,为了说明事情的真相,还是提笔给海军党组织写了一封信,请求帮助搞清自己的真实年龄。一年之后,党组织终于破解了他的年龄之谜:马国超同志的出生时间为:1939年农历腊月初二。
22根钢笔
回民支队奉命开往延安市,组织决定:将马本斋家属护送到延安,姐姐由一批人护送,马国超和母亲由一批人护送。按北上计划,由石家庄市上火车,坐车至太原市,然后步行越太行山到延安。到了石家庄,地下党组织将他们安顿在一家旅馆里,组织上一边设法搞火车票和通行证,一边派人送来通知:由于延安领导机关缺笔用,设法买20支钢笔带到延安。
马国超母亲淑芳欣然领命,对大家说:“咱们上街转转,一定把笔买到。”于是四人一起来到大街上,街面上,摊点店铺不少,但一队队沿街行走的日军和伪军,街面充满白色恐怖。马国超牵着妈妈的手走着,心里始终惦记买笔的事,一双眼睛什么也不注意看,专瞧那街两边店铺里有没有笔,突然他扯着妈妈的手,轻声喊道:“笔!娘,那儿有钢笔!”众人循声一看,果然一家铺子的柜台上摆着钢笔。于是大家走进铺子里,妈妈从胳膊的小包里掏出钱,买了20支钢笔,还剩一些零钱想给儿子买个玩具,可马国超扯扯妈妈的手说:“娘,别买玩具了,再买两支钢笔吧!”妈妈默默应允又买了两支。
店铺主人见识多,看出名堂,四下看看,低声地说:“你们是外地人吧?大概不知道,日本人对这玩艺挺敏感,你们一下子带这么多,他们要发现了,可就坏了,你们千万要小心啊!”淑芳谢过铺子主人,便告辞出来,匆匆地回到旅馆,淑芳从包里掏出钢笔,琢磨怎么带上火车:咱们是得小心点,要是让敌人查出来,就是不扣人,把笔扣了,咱们这个任务就完成不了!“管家”说:“把笔给我带着吧,查出来就说我回去记账用的。“保镖”连连摇头:“不行不行,你记账哪用得着这么多笔,一辈子也用不完啊!日本人可不是笨蛋啊!”正当大家一筹莫展,在一旁的马国超闪着一双大眼睛,瞅瞅这个又瞅瞅那个,见大人不吭声了,极为难的样子,便插话道:“你们怎么就不想想俺呢?你们没看见,在路上那几回搜查时,他们查过俺吗?”一句话提醒了大家,淑芳把马国超里边衣服撕开,把22支钢笔排在里面缝上,不过淑芳还是不放心,左叮嘱右嘱咐,马国超说:“娘,俺知道,放心吧,娘。”时年马国超6岁。
在火车上,人很多,百姓们大多没有座,马国超跟大人们站在过道里,久了,有些支持不住。“保镖”见里面一张大座上就坐一个日本女人,思付一下,捅捅马国超:“去,到那儿去坐!”,起初,马国超不想去坐,后来累得实在受不了,就硬着头皮去坐了,他一坐下,那日本女人见是个中国男孩,就笑了一下,往里挪挪身子,让他坐稳当些。马国超刚才一直没敢看她,这会儿见她主动让座,心里感激,情不自禁地扭脸看看她,这一看,他吓一跳,是日本娘们,这种打扮的女人他在老家县城见过。他最恨日本人,那时他以为只要姓“日”的,都是杀人魔鬼。因此,他不由自主地往外挪挪屁股,生怕挨着她,挪得太多屁股悬空,火车一晃,险些跌倒。日本女人见了,急忙伸出胳膊揽住他,操着生硬的中原地区话说:“你的坐好啊,火车的晃啊!”尽管她说话的声音很好听,马国超心里还是厌恶她,特别是他被揽在怀里,身体挨紧了,正好那排钢笔挨着她,他心里很着急。这时,他又闻到女人身上充满香气,又见她衣服亮光光的,心想她一定怕脏,就使劲憋出一些鼻涕,装作不在乎的样子,头一晃顺势把鼻涕全蹭在女人漂亮的衣服上,这一招很灵,那日本女人没说什么,但不再用胳膊揽他了。
马国超他们坐火车来到太原市,改为步行,辗转走了个把月,终于看到了延安市的宝塔区。延安接待处的人来安排他们时,把马国超扶在一匹马背上,他在马背上坐着坐着,忽然动起来,弄得衣服“窣窣”作响,接待处的干部说:“坐稳,小八路,当心摔下来。”而他仍在动,妈妈说:“马国超你干嘛呀?”马国超把衣服撕开了,露出那排钢笔说:“俺想把钢笔拿出来,快给毛主席他们送去呗。”接待处的干部见了,非常激动说:“可真是,中央领导正需要这些钢笔呢。”他们将这些蕴含马国超一个多月体温的22支钢笔送到党中央机关时,毛泽东主席听了,十分感动。
入党誓言
在工作上马国超恪守着这个原则,在政治问题上,他对自己更是有着严格的要求。一次,机关协理员小张拿着一份表格来让马国超填。马国超问:“什么表呀!”小张说:“入党志愿书!”马国超说:“什么?再说一遍!”这回小张拖长了声说:“入—党—志—愿—书。”“我还没有入党资格,差距还大着呢!”马国超摇摇头,认真地说。小张一听急了:“这已经是第五次给你送表了!每年一次党员发展机会,错过一次就是一年,这你不是不知道。”“再等十年我也愿意,什么时候够标准了我就会向组织申请!”马国超严肃地说。每次党小组讨论都同意你入党,可你每次都拒绝,是不是对党有意见?小张责备他。马国超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双手抓住小张说:“不!共产党员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字眼!人们赞颂它、向往它、追求它,多少革命先烈把砍头当作“风吹帽”,把牢房当作战场,就是因为我们的主义是真理,就是因为“共产党员这个称号给了他们强大的精神力量。我要把自己锻炼成像他们那样的人,才能配得上这个称号。”接着他说,“我会尽快争取早日加人这个强大的“精神王国”,成为它忠诚的一员。
1967年11月24日,马国超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一份人党申请书,他说:“我是在党和毛主席哺育下长起来的,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一切。我愿意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奉献我的一切。几天后,党小组通过了马国超入党的申请。在政治处主任张鸿干、干事王华芳的介绍下,马国超庄严地举起右拳,宣成为中国共产党中的一员。
编外民委
马国超回到回族乡镇,每到一处,群众就把他一三层外三层地围起来。他宣传民族团结,倾听群众呼声,回到北京及时整理材料,上书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国务院宗教局。为适应民族乡镇企业发展的需要,他利用出差和开会的机会顺便到民族地区考察,努力掌握第一手资料,积极帮助民族乡镇企业解决资金、技术管理难题,还热心当“红娘”,为一些民族企业牵线搭桥。他的热心感动了无数人。他终因积劳成疾,病倒了。但是当传来河北省本斋乡、山东省张鲁集回民镇等地建起了冷冻厂、皮革厂,这些民族企业办得红红火火的消息时,他笑了,眼含热泪。群众亲切的称他为临时工民族主任。
人物评价
几十年来,马国超积极寻访并记录那段曾经发生在家乡的抗日救亡历史,记录了马本斋和他的战友——冀中回民支队的老战士们共同抗日的艰辛历程,创作了《马本斋》《民族英雄》等长篇小说和大量中短篇小说、诗歌,以及电视连续剧《马本斋传奇》,电影《血战千顷洼》《马本斋和他的母亲》等。(新华社评)
画家、诗人、作家、制片人,这些身份让马国超将军现在的生活丰富多彩。马国超从小就爱好文艺,喜欢欣赏、收集和临摹好的书画作品。(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评)
作为一代名将马本斋的独生儿子,马国超曾长期在中国海军基层,有人曾劝他去拜访一下当年他父亲的领导和战友,他们中不少人已经是国家和军队的高层领导,但马国超未为所动,连续当了17年的干事。(中国新闻网评)
参考资料回民名将马本斋.豆瓣读书.2024-05-16
马本斋.豆瓣读书.2024-05-16
马国超 (豆瓣).豆瓣网.2021-03-19
少将马国超办书画展纪念父亲.齐鲁晚报.2024-05-22
石家庄一中70年70人:多才多艺的海航将军——马国超.河北新闻网石家庄频道.2024-04-30
石家庄一中70年70人:多才多艺的海航将军——马国超.河北新闻网手机版.2024-05-22
马国超:信念是人生的一面旗帜.凤凰网文化.2024-06-13
马本斋之子马国超少将:电影的情节不是虚构——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4-04-30
专访马本斋之子马国超:老将军的“家国梦”.人民网.2024-04-30
马国超:沿着父辈的足迹前行.中国政协网.2024-04-30
红色冀忆 庆祝建党100周年·燕赵英烈④ | 马本斋:把一切献给中华民族解放事业.沧州新闻网.2024-07-02
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后人今何在.穆斯林在线.2024-04-30
马国超委员: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精准扶贫.中国军网.2024-06-27
马国超委员:从严治党,民心所向.新华网.2024-06-27
马国超:信念是人生的一面旗帜.ifeng.2024-06-13
马国超.豆瓣.2024-06-27
将军后代合唱团庆云放歌.新浪网.2024-05-22
战士永远在征途——访马本斋之子马国超.新华网.2024-06-27
病重的父亲拉着 我的手写下“中国”.海口日报.2024-06-2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中国日报网.2024-06-2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中国日报网.2024-06-27
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委员名单.中国政协网.2024-06-2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中国政协网.2024-06-27
专访马本斋之子马国超:老将军的“家国梦”.人民网.2024-06-27
少将马国超办书画展纪念父亲.凤凰网.2024-06-27
名将马本斋之子马国超少将不谈军事谈“军民”.新浪网.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