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八角乡

八角乡

八角镇位于甘肃省临潭县东北边缘,是临潭县下辖的乡镇级行政单位。该镇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秦岭褶皱带西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八角镇的行政区域面积为84.17平方千米,八角镇在历史上曾经历过多次行政变迁,1962年设立八角公社,1983年改设为乡,2017年撤乡改镇。

历史沿革

1962年,设立八角公社。

1983年改设为乡。

2017年,撤乡改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八角镇地处临潭县东北边缘,与卓尼县新堡(藏巴哇)、康多乡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吊滩乡康乐县莲麓、景古乡以及冶力关镇羊沙镇等地相邻。

地形地貌

八角镇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秦岭褶皱带西段,境内最高峰为白石山,最低点为牙扎坎,海拔2178米。

气候

八角镇多年平均气温为4.0℃,年平均日照时数2393.8小时,年平均降水量503.5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5月至9月,7月降雨量最多。

水文

境内最大河流为八角河,流经庙花山村、中寨村、八角村、牙扎村,全长15千米,流域面积380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八角镇下辖8个行政村,分别为庙花山村、中寨村、八角村、竹林村、茄羊村、牙扎村、八度村和牙布山村。镇人民政府驻八角村。

人口统计

2011年末,八角镇辖区总人口5418人。

2017年,八角镇常住人口5495人。

2018年,八角镇户籍人口5431人。

根据临潭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八角镇常住人口为4104人。

经济

2011年末,八角镇有农业耕地面积8800亩,人均1.6亩;可利用草地面积47800亩,林地面积97815亩。粮食作物以冬小麦、蚕豆、豌豆、马铃薯等为主,生产粮食380.767吨,其中冬小麦313.478吨,其他作物67.289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胡麻、大芥、当归、党参秦艽丹参北柴胡、黄芪、黄芹等。畜牧业以饲养牛、羊、生猪、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3231头,年末存栏2084头;羊饲养量5458只,年末存栏5517只;牛饲养量1900头,年末存栏1819头;家禽饲养量1890羽,农民住宅四旁植树12653株。名优土特产品有牙扎村的“手拉手”豌豆、野生蘑菇阳雀菌、蕨菜、鹿角菜、柳花菜等,农民人均纯收入2790元。

2018年,八角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家。

社会事业

文化

八角镇有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室2个,藏书量超过10000册。

教育

八角镇有小学5所,在校生437人,专任教师42人,教育覆盖率达到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八角镇有卫生院1所,医疗点8个,病床13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13张。专业卫生人员5人,其中执业医师2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士2人,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0,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5025人,参合率96.8%;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均为0。

社会保障

2011年,八角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2户,人数54人,支出110160元,比上年增长16.2%,月人均170元,比上年增长18.4%;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789人次,支出39450元,比上年增长66.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39户,人数1527人,支出131.8元,比上年增长13.76%,月人均71.9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50人,支出12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农村医疗救助33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3人次,共支出14.7万元,比上年增长17.6%;农村临时救济616人次,支出124860元,比上年增长13.9%。

邮政电信

八角镇有邮政网点1个,电信服务网点2个,固定电话用户948户,移动电话用户1106户。

交通

八角镇有牙池公路与311省道(定新公路)连接,东北通往康乐县临洮县直至兰州市,西南通往本县新城,总长12公里;乡村道路总长26千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