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长赤翡翠米

长赤翡翠米,四川省南江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长赤翡翠米主要有“泸香615”、“丰优香占”、“丰优28”等优质稻种,产地空气洁净、水源清洁、土壤肥沃且无污染、光照充足,采取生物防治病虫害措施,实行标准化生产。通过严格管理,长赤翡翠米取得了绿色食品标志,订单种植基地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5年05月0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长赤翡翠米”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形态特征

长赤翡翠米因其产自南江县长赤区而得名,亦称为“南江翡翠米”。其米粒细长、整齐饱满、晶莹润泽,煮成的饭粒爽口、柔韧软滑,米色及粥色微绿似翡翠。具有无污染、营养丰富的特点,饭粒光亮油润、口感柔韧、略带糯性。

自然环境

南江县位于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带上,拥有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全县最高海拔2508米,最低海拔360米,地形北高南低。属于北亚热带秦巴山区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3℃,四季分明,降雨充沛。区域内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0.2%,被誉为“植物基因库”。主要稻作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含有多种水稻所需的营养微量元素以及。全县共有中小型水库27座,山坪塘3431口,水稻适宜种植面积达1.67万公顷。“长赤翡翠米”专用稻对生长环境的小气候有着严格的适应性,显示出较强的地域性。翡翠米原料基地主要分布在南江县南部中、低山区。该地区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使得翡翠米专用稻呈现出以下特点:田林相依的生长环境有助于发挥植物多样性的优势,有效抑制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土壤肥沃,黏性大,富含硒、镁、铁、锰等多种有益微量元素,有利于水稻营养均衡;充足的阳光照射,主要生长季节的日均日照时间超过11小时,水稻光合作用充分,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灌浆和淀粉沉淀,灌浆期通常比同纬度地区延长15-20天。这些独特的环境气候特点和品种特性共同孕育出了“长赤翡翠米”的卓越品质。

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早在周代古巴子国时期,南江县就开始种植水稻,大米成为了当地居民的重要食物来源。经过漫长的时间和多次选择,最终形成了品质优良、产量较高、抗性好的长粒、籼型、常规稻谷品种,在南江县南部的中低山区广泛种植。清朝末年,这种稻谷成为南江县的主要稻谷品种,因其米粒细长、整齐饱满、晶莹润泽、饭粒爽口、柔韧软滑、米色及粥色微绿的特点,被称为“翡翠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川陕苏区是中国第二大苏区,南江和长赤镇两县处于核心地带。在此期间,长赤翡翠米成为数万名中国工农红军将士的主要粮食供给。1933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为了打破中国国民党军队的“三路”围攻,进行了激烈的长赤中奎山战役。一位受伤的红军战士被安置在一户何姓人家中疗伤,由于敌人严密的封锁,这名战士已经三天没有进食。尽管这家人自己也面临断粮危机,但他们仍然决定用珍贵的稻谷种子磨成米粥,救治这名战士。这位战士后来成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他的名字叫洪学智。这个故事广为人知,自此,“长赤翡翠米”又有了“红军粮”的别称。新中国成立后,“长赤翡翠米”继续作为主要稻谷品种在南江县南部中、低山区大规模种植。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高产型杂交水稻的大规模引进,长赤翡翠米的种植规模有所缩减,主要集中在长赤片区。然而,随着人们对高品质、安全、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长赤翡翠米”这一地方传统产品再次受到市场的青睐。2008年2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将南江长赤翡翠米列为第六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生产状况

截至2010年末,长赤翡翠米实现了工业生产总量11,200吨,销售额达到4,840万元人民币,实现销售利润352万元人民币。2014年,南江县推广优质稻订单种植10万亩,其中包括翡翠米一号稻2万亩、二号稻8万亩,总产量达到5万吨,签订了5万份订单合同,带动了周边农户增加收入800余万元(平均每户农户增收约200元),实现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人民币。

产品荣誉

长赤翡翠米曾荣获“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银奖”、“四川省名优特新产品博览会银奖”、“四川用户满意产品”及“四川名优农产品”等多项荣誉称号。2001年8月,长赤翡翠米在四川省率先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其原料生产基地也被认定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长赤翡翠米的原产地域范围以四川省南江县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确定长赤翡翠米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区范围的通知》(南府发[2005]第46号文件)所规定的地域范围为准,即四川省南江县现行行政区划内。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饭谷。

(二)种植范围

南江县现辖行政区内南部中、低山区长赤镇、红顶乡、付家乡、红光镇、九顶乡、侯家乡、天池乡、双桂乡、红五乡、竹岭乡、红四乡、赤溪镇八庙乡、金盆乡、燕山乡、沙河镇、高塔乡、石滩乡、高桥镇、东垭乡、黑潭乡、花桥乡、和平乡、菩船乡、双流乡、正直镇凤仪镇朱公乡下两镇关门镇大河镇、凉水乡共32个乡镇的海拔650至800米的区域。

(三)栽培管理

1.土壤。田块土壤须是红色或黄色粘性水稻土,其pH值应为5.5至6.5,有机质含量大于2.5%。

2.育秧。培肥秧田,每公顷用草木灰15,000千克、磷肥300至450千克、腐熟猪粪22,500至30,000千克作基肥。二叶一心和四叶期看苗施肥。播种采用网格定位,标准为8厘米×10厘米。

3.移栽。培育壮秧,适时插秧,栽植适宜期为5月20日至6月2日。采用“双株、大窝、宽窄行”技术规范化栽培。其密度标准为:宽行39厘米×13厘米,窄行16厘米×13厘米,每窝双株。

4.管水。秧田应长时间保持浅水促分蘖。本田技研工业前期以浅水护苗,中期以深水控蘖,后期干湿交替。灌浆期保持浅水灌溉。

5.除草。采用人工除草,不得施用化学除草剂。

6.施药。在水稻生长全程,禁用赤霉素、有机磷农药及其它中等毒以上、高残留的农药。

7.施肥。平稳施肥。保蘖促大穗。施用量和方法是: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27,000至34,500千克,水稻专用肥。600千克/公顷,底、追肥一道清。

8.收获。适时收割。谷粒不可曝晒,也不可长时间堆闷。

(四)加工

加工工艺流程:稻谷→初清→去石→砻谷→谷糙分离→碾米(四级)→白米分级→抛光→二次白米分级→色选→磁选→计量分装。

(五)产品质量特色

1.感观特色:长赤翡翠米米粒细长,整齐饱满,晶莹润泽,米饭爽口,柔韧软滑,米色及粥色微绿似翡翠。

2.物理化学特色:长宽比≥2.9,垩白粒率≤6%,垩白度≤0.3%,透明度1级,碱消值≥5,胶稠度≥92毫米,直链锭粉含量15%至20%,蛋白质含量≥7.5%。

专用标志使用

在长赤翡翠米原产地域范围内的生产者,如使用“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须向设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长赤翡翠米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报机构提出申请,经初审合格,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后,方可使用长赤翡翠米“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

参考资料

南江县十大特产.博雅特产网.2024-09-16

长赤翡翠米.特色谷.2024-09-16

长赤翡翠米.买购网.2024-09-16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