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雷德·雅里(Alfred Jarry,1873-1907),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记者,被视为超现实主义戏剧的鼻祖,欧洲先锋戏剧的先驱,对后世的达达主义、荒诞派戏剧、残酷戏剧都产生了深渊的影响。他的代表作闹剧《愚比王》于1896年上演,完全颠覆了传统戏剧的结构、观念与模式,引起了轩然大波,现代主义戏剧由此掀起了叛逆、颠覆的浪潮。
人物生平
雅里于1873年9月8日出生在法国西北部的布列塔尼,母亲是一个行为古怪、头脑偏执的女人,这深深影响了儿子雅里。当雅里6岁的时候,她离开了自己的丈夫。最后,雅里随家几度搬迁,小雅里童年记忆中的布列塔尼的种种印象后来都贯穿到他的作品中了。
1891年雅里来到巴黎,着手写《亨利四世》,并于1893年出版,那时候他已经有两部作品获奖。创作的成功让雅里得以进入到当时巴黎作家圈中。
1893年至1895年,雅里与自己的文学志同道合者、未来的诗人Léon-Paul Fargue,产生过一段短暂而炽热的情感。尽管雅里经常嘲笑自己的同性恋取向,但那是他唯一认同的关系。这在他的半自传体剧作《Haldernablou 》(1894)中有诸多真实的体现。
23岁时,1896年12月,雅里的创作声誉达到巅峰。他的代表作《乌布王》(King Ubu)在剧场公演,而它的第一句开场白就是“他妈的”,顿时让剧场炸了锅。随之,第二场就被禁演。之后11年雅里继续创作,但所获甚微,或不被认可。酗酒令他放浪形骸,1907年11月1日,雅里悲凉中离开人世,年仅34岁。
个人作品
雅里的《愚比王》及其舞台理论开了荒诞戏剧先河,同时,他也是小说家、诗人和记者。他的作品具有这样的特征:荒谬之爱,形象之怪异,由此被超现实主义者尊奉为“鼻祖之一”。他之荒诞充满锋锐才智和敏感感觉,与荒诞玄学并流,有着虚构想象之革新的理论。他的其他作品还有剧作《圣·阿西母》、《被囚禁的乌布》、《戴绿帽子的乌布》、《腰对腰》、《教皇的芥末瓶》、《庞大固埃》、《鬼神西勒诺斯》、《爱物》,著作《忆沙的瞬间》、《反基督的凯撒》,理论文章《戏剧问题》,小说《日日夜夜》、《啪嗒学家浮士德若尔博士的功绩和思想》、《梅萨丽娜》、《男超人》、《奇思》、《龙骑兵的鼓点》等,其中部分作品在其死后发表。
啪嗒学
雅里自创了“啪嗒学”(Pataphysique),是对形而上学(Metaphysique)的戏弄和超越,用于讥讽技术神话。1948年法国成立了啪嗒学院,啪嗒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和哲学现象。啪嗒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荒诞玄学”,也不是思辨性的哲学,而是一种生存状态或批判意识的凸现,是用想象来解读世界的方法。啪嗒学家们在各自领域里以不同的方式书写历史,进行彻底的主观性创造,而不仅仅是颠覆秩序或者改写历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啪嗒学引导了“后现代”的解构浪潮,但比后来者们更彻底、更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