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陈其田

陈其田,时任燕京大学法学院院长、燕京大学社会学教授。著作《曾国藩》1935年燕京大学版、《山西票号史》等。

简介

燕京大学的社会学教授,燕京大学法学院(下设经济学系)院长。著作《山西票号史》、《山西票庄考略》、《曾国藩》1935年燕京大学版、《左宗棠:中国现代造船厂和毛纺厂的开拓者》1938年英文版1938年。

文献记载

姜涛:五四新文化运动“修正”中的“志业”态度 ——对文学研究会“前史”的再考察:

过去的方案已然"过时","修正"的本身也需要及时调整,在郑振铎言论的转向里,仍不难看出上文言及的那种依附性。但"变"中也自有"不变":一方面,是反拨"纸上运动"的点滴渐进、自下而上的改造思路;另一方面,又保持着"传播社会学问"方案,仍回到"纸上的事业",二者看似有些矛盾,但实际上紧密关联。在《新社会》之后的《人道》杂志上,一位作者就明确地指出了点滴改造与"分工"进行之间的关系。在《人道》创刊号上,陈其田连续发表了两篇文章,强调"社会越发展,职业就越复杂,分门别类,一界一界渐渐的自树一帜起来" 。而各"界"的分化,恰好与"零碎的社会事业"相关,因为这种事业的"手段不是'批发'的却是'零碎'的,不是空谈却是实行,看症下药,分门别类" 。在这位作者看来,在"批发"与"零碎"、"空谈"与"实行"的对峙中,"分工"似乎也成为点滴改造的具体手段。陈其田大谈各"界"的分化,目的无他,只是想强调当时"短了一个社会界",而这恰好是《新社会》、《人道》群体的强项,他们的"分工"意识也突出表现在对"社会学"的译介上。

图书《曾国藩》介绍

内容简述1935年陈其田著原版初印《曾国藩》插图本一册。尺寸:21.5×14.3cm.是书内收录曾国藩手书日记、及重要影像资料等数幅,涉及曾国藩领导的洋务运动。内容翔实、保存较好。

图片信息

Author: Ch'信息技术'ien Ch'ênTitle: Tseng Kuo-fan : pioneer promoter of the steamship in China书名:《曾国藩》1935年燕京大学版著者:Ch'i-t'ien Ch'ên 陈其田出版商:Peiping, China, Dept. of Economics, Yenching University [1935]丛书:Modern industrial technique in China, 2.版本/ 文字:英语描述:4 p. l., 98 p. front., 1 illus., plates, ports., facsims. 22 cm.by Gideon 金钟大 Publ. by Dep. of Economics, Yenching Un

参考资料

姜涛:五四新文化运动“修正”中的“志业”态度 ——对文学研究会“前史”的再考察.人文与社会.2013-04-06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