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张明

张明,男, 1957年11月生,江苏省泰兴人,苏州大学社会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人物经历

现任苏州大学社会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台商投资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社会学院教授、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主任,社会学学科带头人。

社会任职

中国社会学会理事、江苏省社会学会副会长、苏州市社会学会会长等。

个人作品

《和谐之路》、《建设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研究》、《乡镇社会管理》。

主要成就

主讲课程

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学概论、应用社会学、城乡社区研究、农村社会工作等。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社会学、城乡关系与社区发展研究。

主要贡献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设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研究”、国家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苏南农村基层组织研究”、中国社科院重点项目“中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追踪研究(常熟市卷)”、江苏省社科重点项目“苏南社会现代化研究”、江苏省社科项目“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招标项目“吸毒人群监控救治与关键技术研究”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市厅级科研项目以及横向课题10多项。主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苏锡常发展特色研究”、教育部社科重大项目“21世纪初苏南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多项。

研究成果

出版《苏南村级组织研究》《乡镇社会管理》《和谐之路》《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践》《建设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研究》、《社区戒毒与社会支持》《城市老年人社会服务体系研究》《现代社会学概论》等方面的著作、教材10多部。在《社会学研究》、《社会》、《江海学刊》、《江苏社会科学》《中国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科研成果多次获省政府、省教育厅和市政府优秀成果奖。

发表论文

[1]周荣华,张明.信用行为的基本理论及其现实价值——基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视角[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04):28-35.

周荣华,张明.社会信用科学的发生逻辑与建构进路[J].东吴学术,2021,(02):63-73.

周荣华,张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度安排的合法化进路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0,7(03):73-81.

张明,田斌峰.新形势下持续深化两岸社会融合发展研究——以苏台交流合作为例[J].唯实(现代管理),2018,(11):9-12.

张明,杜妍慧.新形势下深化两岸经贸合作的路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22(02):41-45.

张明.加强高校涉台智库建设[J].唯实(现代管理),2017,(08):37-38.

张明,杜妍慧.提升苏台青年交流实效的基本路径——基于对苏州台青的调查[J].唯实(现代管理),2017,(03):57-59.

张明,金雁.台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与对策——以苏州市台企为例[J].唯实(现代管理),2016,(04):54-55+62.

张明.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实践与思考——以苏州市木渎镇为例[J].唯实(现代管理),2015,(12):13-15.

张明.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规范化建设的思考[J].唯实(现代管理),2014,(12):24-26.

张明,吴茜.台商投资大陆区域比较研究——以闽三角、珠三角与长三角为例[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01):114-122.

张顶浩,张明,崔广全.苏州工业园区城乡一体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二)[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02):38-43.

张顶浩,张明,崔广全.苏州工业园区城乡一体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一)[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01):41-46.

张明,孟明娟.费孝通“志在富民”思想及其对农村社会工作者的启示[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09):30-33.

江董玉,周雍景,黄晨,张明.构建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共同未来的路径选择——基于和谐共生的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286-11289+11291.

徐成华,张明.城市老年人福利需求的实证研究——基于对苏州市的调查与分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7(04):10-14.

朱爱华,张明.移居苏州的朝鲜族老年人:一项都市人类学的探索——基于苏州馨泰社区的实地调查[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11):25-27.

张明.城乡一体化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06):1-5.

张明,于璐.残疾人事业城乡一体化服务体系研究[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9,(12):48-51.

江玉珠,徐娜,查佐明,张明.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工作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4):77-78.

陆德佳,张明.构建和谐社会与强化企业社会责任[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06):66-69.

张明.台商投资苏南的经济社会效应分析[A].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江苏省社会科学学术活动组织联络中心,2007:222-229.

刘慧,张明.论高校师生关系的调适与和谐校园建设[J].山西建筑,2007,(10):232-233.

张明,史俊.构建无毒社区的社会学思考[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01):26-30.

张明,史俊.吸毒人群监控救治综合模式初探[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6,(04):10-14.

[26]唐文跃,张明.论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举措[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5):107-110.

张明,蒋亚奇.关于苏州餐饮业的创新与发展[J].苏州大学学报,2006,(04):47-50.

张明,陈俊论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J].苏州大学学报,2005,(03):11-16.

张明,余华君.论城乡协调发展中农村支持体系的构建[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1):62-66.

张明,王国崇.苏南乡镇企业改制后村级治理的变迁——以昆山市庙村为个案[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28-34.

张明,徐成华.影响失地农民角色转换的因素[J].社会,2004,(09):8-9.

陈俊,张明.城市社区建设与街道体制创新[J].广西社会科学,2004,(01):152-154.

王国崇,张明.苏北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发达省份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思考[J].城乡建设,2003,(06):9-10.

孙蔚,张明.苏南外资企业科技人才调查与思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11):61-63.

张明,孙蔚.苏南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才问题探析[J].苏州大学学报,2002,(04):98-101.

张明.论第三部门在社区建设中的功能[J].江海学刊,2001,(06):45-47.

张明.面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4):12-15.

张明.社会学中国化的主要任务和发展趋势[J].苏州大学学报,1999,(04):135-138.

张明.试论现代人口转变的苏南模式[J].江苏社会科学,1993,(05):26-30.

参考资料

和谐之路 (豆瓣).豆瓣.2022-01-05

张明_苏州大学_万方分析学者知识脉络.万方.2022-01-05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