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彭家屏

彭家屏(1692—1757)字乐君,号青原,河南夏邑人,清代官吏。康熙帝六十年进士,授刑部主事,累迁郎中;考选山西省御史,外授直隶清河道,三迁江西省布政使,移云南省,再移江苏省。以病乞罢。乾隆二十二年因“文字狱”下狱,含冤自尽。

人物生平

年少时勤于学习,扎实修读经史,性格慷慨而重视义理。

生性聪颖,熟读诗书,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中举。

康熙六十年(1721年)辛丑科第三甲第四十七名同进士出身。授刑部主事,累迁郎中。    

雍正八年(1730年),彭家屏离京,出任山西道御史,第二年转任长芦盐运使。

雍正十二年(1734年)外授直隶保定府知府

雍正十三年(1735年)调任保定市知府。直隶清河道、长芦盐运使。    

乾隆三年(1738年)十月二十五日,署理湖南省按察使。爱新觉罗·弘历引见考语:“聪明解事,此中未可信,曾训以u2018若用之以正,将来有出息u2019等语。”    

乾隆六年(1741年)八月二十九日,迁江西省布政使。在江西任上九年,蒋士铨作〈乐府九章〉颂扬彭家屏政绩。   

乾隆十五年(1750年),彭家屏调任云南省布政使。

乾隆十九年(1754年)任江苏布政使。在任期间深得民心。

时刻提防汉族反清复明的乾隆,对彭家屏不断积累的民望深感不安。乾隆二十年(1755年),彭家屏被召入宫,接受乾隆面询,彭家屏深知乾隆心思,就借故返回故乡夏邑县“养病”。

乾隆二十二年春,高宗南巡,家屏迎。上岁事,家屏   奏:“夏邑及邻县永城上年被水灾独重。”河南巡抚图尔炳阿朝行在,上以家屏语诘之,犹言水未为灾,上命偕家屏往勘;又以问河东河道总督张师载,师载奏如家屏言,上谓师载笃实,语   当不诳,饬图尔炳阿秉公勘奏,毋更回护。上幸徐州市,见饥民困苦状,念夏邑、永城市壤相接,被灾状亦当同;密令步军统领衙门员外郎观音保微服往视。上北还,发徐州,夏邑民张钦遮道言县吏讳灾,上申命图尔炳阿详勘。次邹城市夏邑县民刘元德复诉县吏施赈不实,上不,诘主使,元德举诸生段昌绪,命侍卫成林监元德还夏邑按其事;而观音保还奏夏邑、永城、虞城县商丘市四县灾甚重,积水久,田不可耕;灾民鬻子女,人不过钱二三百,观音保收灾民子二,以其券呈上。上为动容,诏举其事,谓:“为吾赤子,而使骨肉不相顾至此,事不忍言。”因夺图尔炳阿职,戍乌里雅苏台,诸县吏皆坐罪。

成林至夏邑,与知县孙默召昌绪不至,捕诸家,於卧室得传钞吴三桂檄,以闻上。上遂怒,贷图尔炳阿遣戍及诸县吏罪,令直隶总督方观承覆按。召家屏诣京师,问其家有无三桂传钞檄及他禁书;家屏言有明季野史数种,未尝检阅,上责其辞遁,命夺职下刑部,使侍卫三泰按验。家屏子传笏虑得罪,焚其书,命逮昌绪、传笏下刑部,诛昌绪,家屏、传笏亦坐斩,籍其家,分田予贫民。图尔炳阿又以家屏家谱上,谱号大彭统记,御名皆直书不缺笔。上益怒,责家屏狂悖无君,即狱中赐自尽。秋,刑部入传笏情实,上以子为父隐,贷其死。上既谴家屏等,召图尔炳阿还京师,逮默下刑部,命观音保以通判知夏邑县。手诏戒敕,谓:“刁顽既除,良懦可悯。当善为抚绥,毋俾灾民失所也。”   

参考资料

彭家屏 简历 - 名人简历.名人简历.202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