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第二中学是一所由邹城市教育和体育局主管的公办中学。该校先后获得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国新课程写作教学示范学校、全国校园文学活动先进单位、山东省省文明单位、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食安山东”餐饮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邹城市第二中学始建于1978年8月,前身为邹县第十九中学,1993年2月,根据邹编发[1993]3号文件公布原邹县第十九中学更名为邹城市第二中学。
截至2024年5月,该校占地面积约50亩,建筑面积5.36万平方米。有7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800人。该校一线任课教师311人,其中高级69人(正高级1人),中级120人,初级112人,中高级职称占教师队伍的60.8%。30岁以下35人,30岁至40岁年龄段141人,40岁至50岁年龄段106人,50岁以上29人,40岁以下占56.6%。
历史沿革
1978年8月,邹城市第二中学(原名邹县第十九中学)建成并开始招生。
1980年7月,第一届两年制高中毕业班毕业。
1982年8月,学校招收初中班6个。
1984年8月,学校由城关镇代管划为县直学校。
1985年7月,第一届初中生毕业。8月,学校与省电力一公司合作办学,在唐村镇电力一公司基地设立分校。
1987年8月,原邹县第二中学(1956年建校,校址城前镇驻地)师生和部分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并入我校。同时,调整初、高中招生规模,当年招收6个高中班,2个初中班,至此,学校规模已达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00余人,教职工逾百人。
1990年1月,邹政发[1990]3号文件公布邹县第十九中学为正科级单位。
1992年8月,分校撤消,电力一公司子弟进入总校初中部学习。
1993年2月,邹编发[1993]3号文件公布原邹县第十九中学更名为邹城市第二中学。
1998年7月,邹城二中初中部撤消并入市第六中学。
办学理念
崇德、笃行。
学校愿景
建设精品二中,特色二中,和谐二中,幸福二中,把邹城二中办成“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高中”。
学校精神
敢于担当,舍我其谁,朴直勤毅,自强不息。
学校校风
明理和畅,诚朴致美
学校教风
崇德敬业,博爱善导
学校学风
勤学多思,自主务实
办学宗旨
把学生放在心目中最高的位置,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办“让全体学生都满意”的教育。
办学思路
目标引领,理念导行,问题导向,改革驱动,内涵提升,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整体达成。
工作着力点
确保安全,建强队伍,狠抓课堂,精细管理,注重落实,提高质量。
培养目标
让每一位学生都走向成功,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有用之才。
德
教育理念
学生是很容易迷失的,需要教师经常去唤醒。浇树要浇根,育人要走进人心。教育,只有走进心灵、触动灵魂才有力量。对学生,教师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学生自暴自弃,更多缘于教师的抛弃和放弃。
培养理念
教育不是工业而是农业。邹城二中的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全面个性发展的多样化的教育模式和课程组合,促进不同背景、不同特点的学生的成长成才。
评价标准
金杯银杯不如学生和家长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学生和家长夸奖。学生欢迎,家长赞成才是学校和教师至高无上的荣光。
管理理念
管理决定质量,服务决定品质。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就是安全,管理就是质量,管理就是社会声誉。抓不好管理就别谈教学。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不用管理,让师生实现自动化发展。管理者必须明确:战略决定方向,思路决定出路,结构决定功能,过程决定结果,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和执行力决定成败。
服务理念
以爱为源,至诚至善。
学生管理
教育先行,教管结合;有面有点,点面结合;刚柔相济,惠威相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致以行,持之以恒;有布置,有检查,抓反复,反复抓。
学生管理格局
学生自管、班主任主管、任课教师协管、级部主任监管、政教处统管、分管校长总管、校级领导带队全天候督导巡查的立体化、高效能管理格局。
工作标准
要做就做最好,要干必须一流。
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水平决定教育的质量。建设一支具备理论高度、专业深度、文化厚度、认知远度、技术硬度和管理效度的教师团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招。
教学总策略
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滴灌栽培,课下辅导,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办学条件
教育理念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立了“规范加特色,合格加特 长”的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既有厚重的办学底蕴和文化积淀,又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精品意识。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优越,教学手段先进。注重师德教育,加强队伍建设,优师名师荟萃。坚持以德育人,依靠科研兴校,办学特色突出。
办学规模
学校占地面积约60亩,建筑面积5.36万平方米,现有6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000余人,在职教职工379人。
师资队伍
学校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发扬“崇德敬业,博爱善导”的教风,实施“名师工程”和“书香校园”建设工程,注重校本研训,深化课题研究,培养了一支勤勉敬业、德艺双馨的优秀教师队伍。
教学方式
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建立了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实行学生选课走班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构建高效课堂,引导学生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潜能,彰显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大力培养志高品正、自主发展、特长鲜明的创新型人才。学校注重文化建设,学生社团活力 彰显,校园文化丰富多彩。
特色文化
1、效率文化迅速反应,马上行动;日事日毕, 日清日高。
一切节约归根结底都是时间的节约。对必须做又能做的事情要马上做;对必须做但条件不具备的事情,要尽快创造条件去做。倡导立说立行、雷厉风行,反对庸懒散拖和老牛拉破车。
2、和谐文化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泰风解冻,和气消冰;君子之心,而过天晴;人生何处不相逢,英国小怨动声色。人与人之间应少一些摩擦,多一些河滑。人脉,不是你利用过多少人,而是你帮助过多少人。人与人交往,最重要的是理解,最可贵的是谅解,最悲衷的是误解。忙着为别人制造麻烦的人,也耽误了自己的行程。在日常生活中,要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脚;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
3、团队文化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一木难支,众擎易举,单丝难成线,独木不成林。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将士用命,无往不胜。为了实现共同愿景,二中师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心贴在一起,手握在一起,汗流在一起,勃使在一起。
4、规矩文化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纪律、规矩是胜利之母,是执行办学理念和方略的保证。学校没有纪律、不讲规矩,便如磨房里没有水。自由是在法律、纪律和规矩许可的范围内做一切事情的权利。学校要依法治校、严格管理;全体师生要守纪律,讲规矩。实行校务公开,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想问题、办事情,必须遵循组织程序,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既反对我行我素、先斩后奏,又反对刚惯自用、越权专断
5、细节文化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关键性的细节决定成败。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不矜细行,终累大德。魔鬼藏在细节里,一着不慎,全盘皆输。一丑遮百俊, 1%的错误会导致100%的失败;1%的改变,就可能改变全部。势均力敌的竞争伙伴之间,好比针尖上打插台,比的就是精细。细节的实质是认真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标准。成就事业靠的是从基本功做起的沉稳毅力,靠的是从细微处下功夫的耐心付出。专注坚守,审慎特重,一丝不苟,追求完美,方能从小事小节中涵养大境界。
学校成绩
教学成果
学校承担了20多项全国和省市级的教科研项目和课题,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快速提高,高考成绩连年在省市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快速提高,共培养出2万多名合格毕业生,为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众多高校输 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在近几年高考中,邹城二中不仅实现了本科升学量的重大突破,而且实现了质的重大提高,培养出了属于自己的清华、北京大学学生。2012年,管鑫同学考取清华大学,2013年,秦勇同学考取北京大学。
从2011年起,邹城二中高考本科录取率、重点率、高分率连年上升。每年900多人参加高考,2011年考取重点本科46人,实际录取269人;2012年录取重点本科98人,实际录取383人;2013年考取重点本科109人,实际录取487人;2014年考中重点本科175人,实际录取589人。2014年邹城二中本科升学率达到60.8%;征集志愿后实际录取本科607人,本科升学率高达62.7%。高出全济宁市本科平均上线率30%,在济宁所有高中排第二位。
鉴于邹城二中取得的突出成绩,济宁市教育局在2014年9月23日召开的济宁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授予我校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学校称号并让该校作典型经验介绍。
学校荣誉
2014年9月23日在济宁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授予邹城二中“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学校”称号。
2015年荣获“全国百强中学”称号。
邹城二中是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国新课程写作教学示范学校、全国校园文学活动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食安山东”餐饮服务示范单位。
参考资料
邹城市第二中学基本信息.济宁市人民政府.2024-12-04
邹城市第二中学.微信公众平台.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