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哀秦二世赋

《哀秦二世赋》是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创作的一篇赋。此赋由自然与人文两部分组成。吟咏自然部分状山谷、原野、水流、竹木,叙二世墓地周围的地貌。写人文部分既探索二世亡国的教训从而表达对胡亥亡国的哀吊和对二世魂魄的哀悼。全赋议论精辟而感情凝重,在作者感情由可叹、可怜到可悲的转变中表达对刘彻的劝谏。

作品原文

哀秦二世赋

登陂陁 之长阪 兮, 入曾 宫之嵯峨。临曲江之隑 州兮,望南山之参差。岩岩 深山之谾谾 兮,通谷豁 。汩淢 以永逝兮,注平皋之广衍。观众树之 兮,览竹林之榛榛。东驰土山兮,北揭 石濑。弭节 容与 兮,历吊二世。

持身不谨兮,亡国失势。信谗不寤兮,宗庙灭绝。呜呼哀哉!操行之不得 兮,坟墓芜秽而不修兮,魂无归而不食。夐 邈绝而不齐兮,弥久远而愈。精罔阆 而飞扬兮,拾 九天而永逝。呜呼哀哉!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陂陁(pō tuó):倾斜不平。

阪(bǎn):山坡。

坌(bèn):一起。

曾(céng):通“层”。

隑(qí):曲折的堤岸。

岩岩:形容高峻。

谾(hōng)谾:形容长大。

豁(huò):深。

谽谺(hān xiā):形容山深。

汩淢(gǔ yù):形容水流急速。

靸(sǎ):形容浪花飞扬。

蓊薆(wěng ài):形容草木茂盛。

榛(zhēn)榛:形容草木丛生。

揭:提起衣裳过河。

濑(lài):水浅而有石处。

弭(mǐ)节:停息。

容与:不前。

呜呼:伤悼之辞,祭文中习惯用的套语。

得:宜。

夐(xiòng):远。

佅:通“昧”,昏暗。

罔阆(wǎng làng):恍惚而无依靠。

拾(shè):升。

1.

陂陁(pō tuó):倾斜不平。

2.

阪(bǎn):山坡。

3.

坌(bèn):一起。

4.

曾(céng):通“层”。

5.

隑(qí):曲折的堤岸。

6.

岩岩:形容高峻。

7.

谾(hōng)谾:形容长大。

8.

豁(huò):深。

9.

谽谺(hān xiā):形容山深。

10.

汩淢(gǔ yù):形容水流急速。

11.

靸(sǎ):形容浪花飞扬。

12.

蓊薆(wěng ài):形容草木茂盛。

13.

榛(zhēn)榛:形容草木丛生。

14.

揭:提起衣裳过河。

15.

濑(lài):水浅而有石处。

16.

弭(mǐ)节:停息。

17.

容与:不前。

18.

呜呼:伤悼之辞,祭文中习惯用的套语。

19.

得:宜。

20.

夐(xiòng):远。

21.

佅:通“昧”,昏暗。

22.

罔阆(wǎng làng):恍惚而无依靠。

23.

拾(shè):升。

白话译文

登上崎岖不平的山坡啊,一直延伸到高大的宫殿中。面前是江水中曲折的小岛啊,再远望是起伏蜿蜒的南山。高峻的深山连绵不绝啊,漫长的溪谷深而又深。湍急的水流向远方啊,流入宽广平坦的河滩。观看群树茂密啊,浏览竹林丛生。于是东行越过土山啊,向北提衣趟过小溪。在那儿停下不前啊,到胡亥墓前进行凭吊。

想到他做人不谨严啊,致使国家灭亡;轻信谗言而不醒悟啊,到头来宗庙被毁。呜呼!只因他操行不合典则啊,到如今坟墓荒芜而无人修,他的灵魂无处安息,享受不到子孙的祭祀。很久以前就断绝而无人供斋啊,越长久而越加荒漠阴沉。灵魂无依而到处飘扬啊,飘向九天而永远消逝。呜呼哀哉!

创作背景

此赋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作者侍从刘彻过宜春宫时途经秦二世墓,有感于秦朝灭亡的历史,因而创作了此赋。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此赋可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两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两句以叙述人的口气点出宜春苑的标志性建筑“曾宫”和特殊地貌:发源于始终南山的“曲江”。紧接着描写终南山的峰峦和深谷,从而引出从谷底涌出的泉水汇聚成曲江“减鞭以永逝”,以至“注入平皋”。而“曾宫”附近的曲江两岸,则又是介于“平皋”和“深山”缓冲地带的丘陵。那里众树“蓊蓑”、竹林“榛榛”,真可谓青山绿水间的休闲胜地也。站在“曾宫”旁,南望终南山、东驰小土山,西有河水弯曲向北,即为“石濑”之激流:“曲江”也。作者借写景,意在描绘地形地貌,以突出“曲江区”。写景由“山”而“谷”、由“谷”而“江”、由“江”而“宫”、由“宫”而“苑”、由“苑”而“墓”。由墓及人,自然引出“胡亥”,为第二部分阐发议论服务。第一部分结尾句“弭节容与兮,历吊二世”既交代了作者“登陂陛之长阪”凭吊二世的荒冢的最终目的,又起到吊古而评人的顺接作用。

第二部分便直接进入议论。“持身不谨兮,亡国失执。信谗不寤兮,宗庙灭绝”两句,明谈自己的感悟,实是对刘彻的讽谏。紧接着用“呜乎”一语将情感递进了一层,切中要害地批评秦二世在操守和德行方面存在的严重缺失,以及由此导致的可悲下场。最后,作者面对“二世”不能传到“万世”反而仅三年就没入荒丘时断言:胡亥的墓地“复邈绝而不齐”、其坟丘“弥久远而愈侏”其灵魂即使变为“罔阆而飞扬”“九天”也要“永逝”。至此,作者的情感也由可叹、可怜转到可悲。

全赋以乐景写哀情,感情凝重、议论精辟,实乃劝喻委婉的警帝良言也。

名家点评

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蔺相如之吊二世,全为赋体。桓谭以为其言恻怆,读者叹息,乃卒章要切,断而能悲也。

作者简介

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17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属四川省)人。刘启时为武骑常侍,以病免职,后曾与枚乘邹阳同为刘武门客。因为善辞赋而受到刘彻赏识,召为郎,升孝文园令。其赋作辞藻赡丽,气象宏大,想象丰富,以《子虚赋》、《上林赋》为代表作。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