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释奠大祭

释奠大祭是韩国第85号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传统仪式在每年的5月11日孔子祭日(春期释奠大祭)和9月28日孔子诞辰日(秋期释奠大祭)在成均馆和全国其他234个乡校举行。除了祭拜孔子外,还包括其他圣贤,其中包括韩国的圣贤。

历史背景

释奠大祭起源于中国古代的“释奠礼”,最初并非专用于祭拜某个特定人物。随着孔子在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及其深远的影响,释奠的对象逐渐以孔子为主。这种仪式在中国传入朝鲜半岛后,成为当地的重要文化传承。

祭拜对象

释奠大祭不仅祭拜孔子,还涉及其他圣贤,包括韩国本土的先贤。成均馆文庙的大成殿内供奉有孔子颜回曾子孔伋孟子等孔门37位先圣以及韩国36位先贤的牌位。

主要场馆

释奠大祭的主要场地成均馆建于1398年,原为国家学术思想的最高权力机构,类似于中国的太学与国子监。如今的成均馆大学是韩国儒学思想研究与传播的中心,负责监督和管理有关孔子及儒家弟子的纪念仪式。

仪式流程

释奠大祭的仪式程序严格遵守中国传统雅乐规范,是韩国保存较为完好的祭奠仪式之一。仪式包括诵读祭文、焚香、叩拜、献酒等环节,同时伴有专门的祭礼乐和舞蹈。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一个半小时,男性参与者需叩拜四次,女性则为两次。

仪式禁忌

主持释奠大祭的人员在活动前数天须遵守一系列禁忌,如不得饮酒、听音乐,也不得参与丧事等活动,以确保仪式的庄重和神圣性。

参考资料

韩国举行释奠大祭.人民网 .2024-10-27

韩国“释奠大祭”.孔子博物馆.2024-10-27

韩国11日举行“释奠大祭”祭祀孔子.中国新闻网.2024-10-27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