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罗福星故居

罗福星故居,位于蕉岭蓝坊镇大地村。建于清咸丰年间,是两行一厅围屋,共12间,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

正文

罗福星故居,正大门匾额“奉政地”,门为:“奉侍典礼享康泰,政守家庭孝友先”。小门额称“寿康楼”,门为“南山不墨千秋画,溪水无弦万古弹”。

故居由罗福星祖父罗耀南建于清代咸丰年间。故居坐东南向西北,由禾坪、堂屋、横屋等组成,为四横杠式围屋布局,总面阔35.20米,总进深34.20米,共计房屋66间。2011年1月,罗福星故居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增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对于研究罗福星早期在蕉岭县活动情况及当地客家杠式围屋建筑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罗福星(1884—1914年),字东亚,号国权,蕉岭县蓝坊镇大地村人。1884年2月25日生于印尼雅加达。周岁后,随父亲罗耀南回到故乡,10岁再赴印尼巴城, 1903年,随父迁台。1906年返乡,1911年回广州市,参加“三·二九”广州起义。1913年罗福星等在苗栗县举行了台湾省同盟会大会,发表《大革命宣言书》,动员台湾人民为争取回归祖国而斗争。同年,又在台北市召开会议,决定全岛起义计划。“苗栗事件”失败后,不幸被日警捕获。

判处死刑。临刑前疾书:“求死于家,永为子孙纪念;而死于台湾,永为台民纪念耳”。写完掷笔于地,神色不变,走向绞架英勇就义,时年仅30岁。

参考资料

岭南文化—史迹—罗福星故居.中华五千年.2014-11-18

客都梅州 红色土地.广东老区网.2018-09-26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