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格龄,女,中俄混血,暗杀抗日民族英雄李兆麟的中国国民党军统特务。
孙格龄是伪满留用人员,甄审时定级为科员,在人事室担任资料保管工作。1946年,孙格龄被国民党军统局滨江组的总务科长何士英物色为接近李兆麟的人物。同年3月8日,孙格龄在“三八”节庆祝大会接近李兆麟,谎称国民党“接收大员”欲就“国大”代表问题与他商议,并声称自己有重要情况汇报,邀请李兆麟会后前往兆麟大街9号。因李兆麟已有活动安排,便回绝了孙格龄。午后,孙格龄担心计划败露,再次致电李兆麟,强调事态紧急,恳请李兆麟务必于次日下午前往。这加深了李兆麟对“重要谈判”的误解,于是他答应了。3月9日,在李兆麟抵达水道街9号后,孙格龄佯装热情问候,并奉上毒茶。药效发作后,孙格龄下楼逃离。土匪高庆三用“白骨匕首”连刺七刀李兆麟,其中一刀穿透胸背。最终,李兆麟被杀害。之后,孙格龄先后逃往长春市、沈阳市、天津市、香港九龙等地,最后逃到中国台湾。
人物生平
孙格龄是伪满留用人员,甄审时定级为科员,在人事室担任资料保管工作。1946年,孙格龄被国民党军统局滨江组的总务科长何士英物色为接近李兆麟的人物,待孙格龄的举止形态基本符合何士英的要求后,何士英便给了她一份材料,让她像演员背台词一样熟记。这份台词是根据柳芭家的情况编写的。不久,孙格龄是柳芭、是抗联烈士遗孤的消息便传开了。在余秀豪的安排下,孙格龄成为中国国民党市长杨绰庵的秘书。之后,他们选定了地点——道里水道街9号暗杀李兆麟。3月8日,孙格龄在“三八”节庆祝大会接近李兆麟,谎称国民党“接收大员”欲就“国大”代表问题与他商议,并声称自己有重要情况汇报,邀请李兆麟会后前往兆麟大街9号。因李兆麟已有活动安排,便回绝了孙格龄。午后,孙格龄担心计划败露,再次致电李兆麟,强调事态紧急,恳请李兆麟务必于次日下午前往。这加深了李兆麟对“重要谈判”的误解,于是他答应了。3月9日,李兆麟应约前往水道街9号。抵达后,孙格龄佯装热情问候,并奉上毒茶。药效发作后,孙格龄下楼逃离。土匪高庆三用“白骨匕首”连刺七刀李兆麟,其中一刀穿透胸背。最终,李兆麟被杀害。之后,孙格龄先后逃往长春市、沈阳市、天津市、香港九龙等地,最后逃到中国台湾。
个人生活
孙格龄为中俄混血,父亲是山东掖县人,母亲是沙俄高尔察克一个上校军官。
孙格龄身高1.7米左右,方脸盘,典型的俄国人鼻子,一双混血儿的大眼睛,黑头发,白皮肤。姿色一般,但善于交际。她原是特务刘明晨的情妇,刘明晨把她送给了何士英,换了个中尉头衔。
人物事件
1946年春,国民党军统局滨江组的总务科长何士英、别动队长阎钟章、情报主任刘文升等人在组长张渤生及警察局长余秀豪的领导下,于哈尔滨市积极展开特务活动,主要目标是暗杀李兆麟等人。何士英找到了孙格龄接近李兆麟。何士英每晚对孙格龄进行特殊训练,旨在让她在思想上伪装成倾向于共产党和中苏友协的人,以便接近李兆麟。待孙格龄的举止形态基本符合何士英的要求后,何士英便给了她一份材料,让她像演员背台词一样熟记。这份台词是根据柳芭家的情况编写的。在何士英的指导下,孙格龄很快便宣称自己是柳芭,声称她的父亲曾掩护过中共北满省委和李兆麟。不久,孙格龄是柳芭、是抗联烈士遗孤的消息便传开了。在余秀豪的安排下,孙格龄成为中国国民党市长杨绰庵的秘书。国共双方停战令下达后,李兆麟在与国民党打交道时仍在争取杨绰庵,因此孙格龄能够轻易接近他。同时,他们选定了地点——道里水道街9号暗杀李兆麟。
李兆麟得知孙格龄是烈士遗孤“柳芭”,又听她讲述老抗联烈士的遗孀病危想见他,便答应去探望老太太。1946年3月7日,孙格龄收到何士英的指令,必须在8日“三八”节庆祝大会后诱骗李兆麟至兆麟大街9号。3月8日,孙格龄在“三八”节庆祝大会接近李兆麟,谎称中国国民党“接收大员”欲就“国大”代表问题与他商议,并声称自己有重要情况汇报,邀请李兆麟会后前往水道街9号。因李兆麟已有活动安排,便回绝了孙格龄。午后,孙格龄担心计划败露,再次致电李兆麟,强调事态紧急,恳请李兆麟务必于次日下午前往。这加深了李兆麟对“重要谈判”的误解,于是他答应了。睡前,李兆麟还告知夫人金伯文,次日他将与国民党要员会面,请她准备好衣物。此前,李兆麟已在孙格龄的安排下,多次与关吉玉、杨绰庵等人商讨“国大”代表问题。且“三八”大会上已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和中苏友协倡导的关于“国大”代表产生的五点意见。因此,李兆麟未对这次“会见”多想,如常准备。
1946年3月9日下午3时半,经中共哈尔滨市委批准,李兆麟应约前往兆麟大街9号。途中,车辆故障,司机卢德才和警卫员李桂林下车修理。此时,恰好遇见哈尔滨日报社社长唐景阳乘马车经过,李兆麟便搭顺风车返回中苏友协。近4点时,见警卫员未归,李兆麟决定独自前往。出发前,他在日历上写下“下午三时应邀去水道街9号商定国大代表”,并嘱咐秘书于凯,若李桂林回来,转告他自己去水道街9号了,那里离华丰楼不远。随后,李兆麟步行前往仅百米之遥的水道街9号。抵达后,孙格龄佯装热情问候,并奉上毒茶。李兆麟饮下后察觉不对,连忙质疑茶水为何这么咸。见药效发作,孙格龄大喊事先约定的暗号“再换一杯吧”,随即下楼逃离。厨房内的三名凶手闻声冲进客厅,持枪命令李兆麟“不许动”。此时,李兆麟尚存意识,用尽最后力气与凶手搏斗,终因中毒昏迷。土匪高庆三用“白骨匕首”连刺七刀,其中一刀穿透胸背。最终,李兆麟被杀害。之后,孙格龄先后逃往长春市、沈阳市、天津市、香港九龙等地,最后逃到中国台湾。
参考资料
解密:李兆麟遇害始末 凶手下场如何?.人民网.2025-02-07
哈尔滨:首个城市人民法院诞生记.澎湃新闻.2025-02-07
解密:李兆麟遇害始末 凶手下场如何?.人民网.2025-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