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原子核物理

《原子核物理》是2001年7月1日原子能出版社北京图书发行部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卢希庭。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原子核物理学这门学科的基本内容,并对亚核子物理、天体物理以及核辐射测量等作了简要介绍。

简介

为了便于读者自学,本书语言力求简明易懂,内容注意由浅入深,各章均有习题和答案。书末还附有供做习题用的“部分核素数据和粒子数据”和“常用物理常量”。

本书可作为大学物理类专业原子核物理课程的教材,并可供其他有关专业的师生和从事原子能研究和应用的人员参考。

本书是1981年出版的《原子核物理》(高等学校试用教材)的修订版。原版书于1987年获中核集团部优秀教材特等奖。1988年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

内容介绍

修订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绪论

第一章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1.1原子核的电荷、质量和半径

1.2原子核的自旋

1.3原子核的磁矩

1.4原子核的电四极矩

1.5原子核的宇称

1.6原子核的统计性质

1.7原子核的同位旋

习题

第二章放射性和核的稳定性

2.1放射性衰老的基本规律

2.2放射性平衡

2.3人工放射性的生长

2.4放射性活度单位

2.5放射性鉴年法

2.6原子核的结合能

2.7原子核稳定性的经验规律

2.8原子核的液滴模型

2.9原子核结合能的半经验公式

习题

第三章核辐射测量

3.1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3.2核辐射探测器

3.3能量测量与能量分辨

3.4符合测量与时间分辨

3.5辐射剂量与防护

习题

第四章核力

4.1核基态

4.2核子—核子散射

4.3核力的主要性质

4.4核力的介子场理论简介

习题

第五章α衰变

5.1α衰变的能量

5.2α衰变的实验规律

5.3α衰变的基本理论

5.4质子及重离子放射性

习题

第六章β衰变

6.1β能谱的特点

6.2中微子

6.3β衰变的三种类型及其衰变能

6.4衰变纲图

6.5β衰变的恩里科·费米理论

6.6跃迁分类和选择定则

6.7库里厄图

6.8衰变常量和比较半衰期

6.9轨道电子俘获

6.10宇称不守恒问题

习题

第七章γ跃迁

7.1γ辐射的多极性

7.2γ跃迁概率

7.3选择定则

7.4内转换

7.5同核异能态

7.6级联γ辐射的角关联

7.7穆斯堡尔效应

7.8实验研究核衰变能级

习题

第八章核结构模型

8.1幻数存在的实验根据

8.2原子核的壳模型

8.3壳模型的应用

8.4集体模型的概念

8.5转动能级和振动能级

8.6变形核的基态性质

8.7原子核的高自旋态与超形变

8.8原子核的非核子自由度

习题

第九章原子核反应

9.1核反应概述

9.2反应能

9.3实验室坐标系和质心坐标系

9.4核反应截面与产额

9.5核反应截面的一般特征和细致平衡原理

9.6反应截面的分波分析

9.7核反应的三阶段描述和核反应机制

9.8光学模型

9.9复合核模型

9.10直接反应

9.11重离子核反应

9.12放射性核束及其引起的核反应

习题

第十章中子物理

10.1中子的基本性质

10.2中子源

10.3中子和物质的相互作用

10.4中子的慢化

10.5中子的扩散

10.6中子的衍射

习题

第十一章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

11.1自发裂变与诱发裂变

11.2裂变后现象

11.3裂变的液滴模型理论

11.4壳修正

11.5链式反应与裂变反应堆

11.6轻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11.7受控核聚变

习题

第十二章原子核的亚核子物理

12.1粒子与高能碰撞

12.2强子及其共振

12.3强子的夸克结构与强相互作用

12.4弱相互作用与电弱统一理论

12.5对称性与守恒定律

12.6标准模型及其发展

习题

第十三章核天体物理学基础

13.1大爆炸及其实验依据

13.2早期宇宙中的粒子与核相互作用

13.3恒星中的核反应

13.4宇宙中的中微子

习题

参考文献

习题答案

附录一部分核素数据和粒子数据

附录二常用物理常量

索引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