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十八梯

十八梯,曾为重庆城内连接老城上下半城的重要通道,现为重庆市传统风貌区,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兴路1号,南临解放西路,北临中兴路,坐落于长江江畔;占地面积约88亩,建筑面积约16.1万平方米。共有A、B、C、D、E五个地块,包括自然风貌、艺术景观、历史展陈和特色运营四个小类共18个景点。

十八梯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南宋起,重庆城内修筑石梯官道连通上下,活络交通;明朝洪武年间,重庆再次扩城筑墙,有“储奇”“金紫”“凤凰”“南纪”四座城门环绕十八梯而建,且在该地带矗立起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清末开埠时期,十八梯为重庆城内连接上下半城的中心枢纽;而之后潘文华(重庆第一任市长)拆城墙修道路,城市交通迅速发展,十八梯不再成为最主要连接上下半城的通道。抗战时期成为贫民、难民的居住地,之后一直陈旧杂乱;2009年,被渝中区政府纳入改造计划,并于2017年开工建设。2021年部分区域改造完成对外开放。该区主要包括传统文化体验(AB区)、国潮文创体验(C区)、国际交流中心(D区)和生活方式中心(E区),分为南北风貌景观带和东西旅游拓展带,两带中打造“十八景”,含有“花街鸟语”“黄葛挂月”自然风貌景观2个,“古井春风”“较场揽胜”等艺术景观7个,“于公挥毫”“大轰炸遗址”等历史展陈3个,以及“响水茶香”“巴渝人家”等特色运营景观6个。

2015年5月,该区被划定为重庆市28个传统风貌区之一。2021年,十八梯被收录进重庆市第一批历史保护地名名录。2022年11月25日,十八梯传统风貌区获评“2021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2023年9月26日,改造升级的D区全新开放。

命名

关于十八梯名字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在明清时期,居住在十八梯附近居民的生活用水全依靠一口水井供给。水井位置在十八梯中部(今十八梯162号附近,该井至今仍在),从水井边到进城步道有一阶石梯,这阶石梯有十八步,于是有了十八梯由来的说法。另一种说法,清代时地方政府为方便居民出行,在此修建了一坡石梯步道,这坡石梯是“懒洋坡”,200多步梯坎分成了十八层,每一层都有一小小的平坝台阶供行人歇脚,十八梯由此得名。

历史沿革

早期历史

最早的十八梯,大致可以推考到公元三世纪的三国时期。“重庆”自南宋得名后,于城内修筑石梯官道连通上下,活络交通,后来发展到“百商云聚,一应所需,自较场口至响水桥下,无有一物不可买卖也”。

到了明朝洪武年间,重庆再次扩城筑墙,在渝中半岛设置了“九开八闭”十七座城门,其中就有“储奇”“金紫”“凤凰”“南纪”四座城门环绕十八梯而建。此一时期,十八梯一带矗立起总镇官署和守备军营,北抵较场口至凯旋路山脊,南端延伸到下半城主干道,西抵大巷子、花街子,东出玉带街(今凯旋路),如今的复旦中学大门,就是守备军营的后营门。

清末开埠时期,长江航运开始兴盛发达,十八梯的地理优势成就了它承上启下的中心地位。随着响水桥、下回水沟等市政基础配套的建成完善,善果巷、月台坝、花街子等城市街道相继形成规模,酒肆茶楼、织布纱坊、医馆药房、私塾学堂、百货商店、五金农具等各种商号行口林立。

1891年重庆开埠后,作为商业重镇的重庆市城快速发展。人口激增,扩城与改变市内基础设施成为必要。重庆市第一任市长潘文华大刀阔斧,拆城墙修道路,城市交通迅速发展,以南区路和北区路为代表的现代公路开始联通起重庆城。而等中兴路、凯旋路修好之后,十八梯不再成为最主要连接上下半城的通道。

抗战时期,面对日军轰炸,重庆人民修建大量防空洞,位于十八梯上面的较场口大隧道就是其中之一。较场口大隧道从洞口进入洞底后,平伸2500米,深入地下10米,中间分叉形成2个出口,一个出口通较场口磁器街,另一个出口在石灰市(较场口转盘处,与新民街相连的一条巷子)。隧道高宽各2米左右,每隔三四十米点一盏油灯,无通风、防火、防毒、医疗等设施,最多能容纳约5000人。该时期,这里居住的多是下力人、城市贫民、小手工艺者和逃难到重庆的人。房屋密集简陋,由于火灾、滑坡、日机轰炸等原因,一些房屋屡建屡毁,屡毁屡建。

20世纪50年代之后,十八梯房管部门和有条件的机关单位先后建了一些砖房,老百姓自己也不断将简陋的房屋修修改改,加层扩建。20世纪90年代末,南纪门建立劳务市场,大量务工人员涌入城市,也居住在了十八梯。大部分原住民逐渐搬离,十八梯开始显得陈旧而杂乱。

改造兴建

2008年,十八梯危旧房片区改造前期工作开展。2009年,渝中区政府将十八梯改造纳入计划。同一时期,十八梯未来的传统风貌保护利用规划也同步展开。

2010年6月,经十八梯6000多居民投票。96.1%的居民赞成对十八梯实施整体拆迁改造。7月,十八梯片区启动征收拆迁工作。

2015年5月17日,重庆市规划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十八梯传统风貌区被划定为重庆市28个传统风貌区之一。同年底完成征收拆迁;景区占地约88亩,总建筑面积约16.8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包括一个核心保护地块和两个协调控制地块。2016年,十八梯保护实施方案及交通组织方案通过专家评审,正式结题,整体控规修改基本完成;同年底,杭州新天地集团取得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项目的开发权。2017年,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项目正式开工。

2018年6月7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勘测院发布十八梯传统风貌区手绘图,有居民生活的场景、有沿路吆喝的小贩,重现老街巷、老梯坎的风味。9月,市政府批准《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

2020年9月1日,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项目ABC区主体结构已完成封顶。9月18日,十八梯核心区主体建筑基本完工。12月13日,渝中区较场口,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主体建筑完工。

2021年6月29日,中国城市有机更新论坛在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山城记忆馆召开。7月28日,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亮灯仪式在十八梯城市阳台正式启幕,并发布《我是十八梯人》的情怀影片。9月30日,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部分区域改造完成,正式对外开放。此次主要开放区域为A、B区(传统文化体验区)和C区(国潮文创体验区)。同年,被收录进重庆市第一批历史保护地名名录。

2022年11月25日,由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主办的“2021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评选活动在四川大英县揭晓结果。十八梯传统风貌区获评此次活动的主榜单“2021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

2023年5月16日上午,重庆市渝中区十八梯非遗旅游街区正式揭牌。9月26日,“成长”两年的十八梯传统风貌区D区全新亮相。

建筑与布局

建筑特征

十八梯的建筑重重叠叠,错落有致。在老的十八梯,能看到各个时代的老房子。比如,有最古老的吊脚楼、捆绑房;有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穿斗房、夹壁墙房(竹篾抹灰墙房),也有五六十年前的砖瓦房和现代的钢筋水泥房,居住了很多从事货运及码头作业的工人。

在十八梯的街巷中探幽览胜,梯步两旁木构穿斗吊脚楼、青瓦顶,明清与欧式风格杂的特色构筑,竹编墙、白灰墙、条石墙与“干打垒”的混搭风格。

建成后的十八梯传统风貌区街巷房屋顺应地势,高低错落,传统的建筑工艺和造型,使山地建筑的特色风貌和美感得以展现。

吊脚楼群形成了十八梯丰富的天际线和立面层次关系,在这一场景中,通过建筑顶部及中轴灯光闪现的方式,形成星光熠、忽明忽暗的吊脚楼群落夜景效果。凸显重庆3D城市属性,表现通山达水的格局,模拟记忆中十八梯万家灯火的生活状态。

街道布局

十八梯历史遗迹丰富,有十八梯、厚慈街等7条主街和瞿家沟、善果巷等6条巷道组成的山地街巷肌理和众多特色院落,有286处建(构)筑物,包括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文物点、11处优秀历史建筑和52处传统风貌建筑。

十八梯位于渝中区较场口以南,是一坡蜿蜒而上的长斜坡石梯,连接着山顶的繁华商业区和山下江边的老城区,七街六巷的格局。十八梯老街总长度约400米,两侧多小巷子,下接厚慈街、守备街、凤凰台、响水桥等街巷;上出较场口、中兴路;中有下回水沟、永兴巷、瞿家巷、善果巷、清真巷等。老梯道两侧修建了许多房屋和店铺,梯道逐步变窄,较宽处有4米左右,窄处只有3米。

改造后的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兴路1号,A、B、C、D、E五区位于十八梯片区坡地上,南临解放西路,北临中兴路,坐落于长江江畔,占地面积约88亩,建筑面积约16.1万平方米,包括“传统文化体验(AB区)”“国潮文创体验(C区)”“国际交流中心(D区)”和“生活方式中心)(E区)”两体验两中心功能组团分为南北风貌景观带和东西旅游拓展带,两带中打造“十八景”,含有“花街鸟语”“黄葛挂月”自然风貌景观2个,“古井春风”“较场揽胜”等艺术景观7个,“于公挥毫”、大轰炸遗址等历史展陈3个,以及“响水茶香”“巴渝人家”等特色运营景观6个。

重要景点

十八梯片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通过三年整理打造,挖掘出“十八景”,通过“自然风貌”“艺术景观”“历史展陈”和“特色运营”等不同类别的项目特色,全面展现十八梯重要历史事件、名人轶事、都市传说和市井风貌。“十八景”包括大大小小25个景点,不仅有法国领事馆旧址、火柴原料厂旧址等历史文化建筑,花街鸟语、大巷听更等自然人文景观,还有黄葛挂月、善果夜灯等文创景点。

十八梯的夜景视觉重点主要集中在建筑山墙面、建筑顶部、建筑檐口、梯步,充分体现重庆市3D城市属性。

十八梯百年老石阶

十八梯里保留着过去的老石梯,上面的电线杆、路牌、栏杆,依旧是过去的样子。

自然风貌

花街鸟语

花街子是重庆旧时最繁华的街巷,为十八梯历史风貌中的“七街六巷”之一。“花街鸟语”保留了自然风貌,以市井街巷的自然景观为观赏主题。

黄葛挂月

黄葛挂月位于十八梯东北端的月台坝,拥有绝佳的视野,俯瞰半山,城市美景尽收眼底。每到满月之时,在悬崖壁上的老黄葛树的映衬下,就能观赏“黄葛挂月”的错位景象。因传说“月老”常化相驻境,故月台坝也具有爱情象征意义。

历史展陈

十八梯大隧道遗址(大轰炸遗址)

十八梯大隧道遗址修建于抗战时期,是重庆大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该遗址与渝中区磁器街、石灰市隧道掩体一起被列为重庆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十八景的历史展陈景观,十八梯大隧道遗址纪念馆在原隧道旧址上(较场口大隧道下方的十八梯大隧道内)修建,展陈面积约600平方米。十八梯大隧道遗址纪念馆以“防空洞”为核心,从“防空洞的建设起因-防空洞的建设过程-防空洞里的生产生活-防空洞的战时作用”四个方面讲述防空洞里的重庆记忆。

山城记忆馆

山城记忆馆作为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的十八景之一,定位于“追溯山城历史、解读山城风貌、品位山城记忆、展现山城精神”,凝聚着项目中最重要的精神文化核心。山城记忆馆内陈列了大量老重庆珍贵的书籍、影像、视频资料,展馆用无线中央集中控制、沉浸式3D投影、大屏拼接、梦幻星空等高科技技术,与实景3D模型相结合。同时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 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技术,将旧时山城记忆重新呈现在大众视野中,将重庆的历史、九开八闭古城门的发展娓娓道来。

十八梯记忆馆

十八梯记忆馆是专属十八梯的历史故事展馆。十八梯记忆馆主要以“千年一脉”“百年印记”“十年蝶变”这三个主题串联。“千年一脉”—— 呈现出“母城”渝中区从三千年前的仪城江州到当代街巷密布的演化过程。“百年印记”—— 以风起云涌的百年沧桑,从重庆开埠到胜利解放的一百年里在地名人志士的故事。

于公挥毫

响水桥5号,曾为书法大家于右任先生旧居。旧居为砖木结构,开埠中西混合风格的二层建筑,后因重庆大轰炸而损毁。“于公挥毫”景观还原复建于右任十八梯旧居纪念馆,同时在其山墙上将于右任亲笔书法作品《望大陆》采用浮雕呈现。

旧居纪念馆位于原响水桥街左侧,建筑规模约800平方米,共分三层,建筑风格为传统吊脚楼 开埠砖混结构。其中包括成就厅、轶事厅和纪念厅等。

艺术景观

古井春风

南宋后期十八梯设有官道,旁侧掘有古井,井水甘甜,成为附近居民的饮用水源。相传到水井的位置刚好十八级石梯,这也是“十八梯”的由来之一。点取十八梯因古井得名的典故,创意性复原古井景观,打造人文艺术广场。

观音岩(佛崖夕照)

观音岩(佛崖夕照:佛崖夕照千般愿,善果烛映四方归。)据《巴县志》记载,善果巷左侧上行三十步阶梯“大观平”的崖壁上刻有十余尊菩萨像,因此得名“观音岩”。相传每至黄昏夕照,崖壁上的观音就栩栩如生。有文人见景生意,以所见所感取名“佛崖夕照”。

较场揽胜

较场揽胜位于北端主入口的较场口,以直望解放碑(上半城)、俯瞰十八梯(下半城)为核心观赏要素,是十八梯标志性景观之一。该景点融合典型的“山水之城”设计元素,依据“寻山、探水、赏月、鉴城”四种视角,打造四处相应的最佳观景空间。

轿铺风云

轿铺巷位于十八梯清真巷与永兴巷之间,巷口有重庆市三大轿帮之一——小轿帮的行口公会。景观以轿铺巷为线索,将山城“滑竿”这种特有的代步工具发展史进行文化提炼和二次艺术创作,利用轿铺巷两侧墙体进行艺术化展示,同时引入滑竿项目体验,形成十八梯旅游观光的必游景点。

金紫灵石

明朝永乐年间,有敦厚孝顺妇人去金紫门外江边洗衣,突遇城墙塌,被城门拱心石挡住而毫发未伤。后城门恢复,人们仍将拱心石重新装回,取名“护孝石”。该景点选址十八梯D区金紫门旧址区域,以互动体验为特色,同时装置灯光,提升夜游频次。

善果夜灯

据《巴县志》记载,旧时,十八梯太善坊居民笃信佛教,家家户户自发筹钱捐油点灯,每至夜晚便点亮夜灯方便行人,太善坊遂改名为善果巷。该景点以“善果点灯”的故事进行创意,在善果巷两旁建筑墙体构建灯,装置LED光源。此外,通过举办一年一次的新年灯会街市,打造具备观赏性、艺术性和参与性的夜经济旅游景观。

幸运黑板

此处原为一块约2平方米L型黑板,主要用于十八梯街区信息公告,十八梯居民拆迁后形成涂鸦墙。该景点以“满足游客粉笔书写体验”为主题,营造“幸运和惊喜”定位,通过对原场景进行重新设计和升级改造,游客可以拿起粉笔写下自己最想表达的话,肆意抒发自己的情感。

特色运营

大巷听更

在旧时重庆市,打更是较为普遍的职业,也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该景点以实景演绎的方式,对传统市井生活进行还原,除了晚间打更报时,表演也会出现在白天的街巷里,一边敲锣一边口头传达商户优惠消息和景区重要提示,让游客体验更生动的老重庆方言意境。

响水茶香

响水桥是府城八桥之一,因桥下流水作响而得名,是老重庆最为繁华的街市之一,茶楼酒肆众多。“水响备壶忙,水沸沏茶香”,该景点还原堂会演艺的川东老茶舍氛围,融合茶馆配套传统曲艺表演,打造具有视觉、听觉、味觉全新体验,配合独特展陈,呈现重庆市“茶”文化的体验区。

火锅溯源

凤凰台为旧时重庆专业屠宰场和火锅主要食材批发市场。该景点以实物展示、场景还原等形式,向游客介绍火锅的兴起、发展和延伸。

禅堂祈福

据《巴县志》记载,十八梯观音岩是府城佛教信仰中心,旧时在其下侧曾建有观音殿一座,后因大轰炸而损毁,其建筑为传统佛寺风格的围合小院。该景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特色,融入高品质的茶叶饮品自助式体验和素食文化体验。

凤台琴音

传说此处城门筑成之时,有不死鸟绕停于此,遂将此座城门取名凤凰门,而凤凰停留的地方,便是凤凰台,自古以来是梨园戏班汇聚演出之所,“凤凰琴音”便由此得名。该景在延续凤凰台的文化特色上再次提档升级,借由多彩艺术空间将850平方米的凤凰广场打造成主题式休闲空间。

巴渝人家

善果巷35号是十八梯保存较为完整的开埠时期风格建筑,为旧时重庆一户五世同堂的四合院民居院落,该景打造为城市建筑文化旅游示范景点。

文化活动

2024年2月2日至24日,首届“十八梯打灯笼步步高”活动在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举行。

2日,在小年夜亮灯启幕仪式上,十八梯项目负责人现场分享十八梯新春期间的六大特色活动:“万家灯火·全民打灯笼”“张灯结彩·全民接好运”“欢天喜地·全网征华章”“万象更新·影展启新朝”“福满人间·集福贺新岁”“金龙揽胜·四海接祥瑞”等。同时,全国文明城区摄影大赛年度获奖作品展也在此举办,共计46幅优秀作品参展,呈现渝中区区全国文明城区建设成果。

2024年2月24日(正月十五),“亲善友邻 十八梯闹元宵节活动”在D区金紫广场举办。巴渝民俗美文活动颁奖仪式作为此次元宵活动的重头戏,现场还开展祈福、赏灯猜灯谜、现场互动抽奖等多项活动。

其他看点

D区

D区作为十八梯传统风貌区的“生活四季剧场”,以现代个性风格沉浸式艺术街区定位,引入潮流品牌集合店18号仓(DNCY、SPRAYGROUND、HEA等)、金小食超级工厂、重庆武侠养生、楠神博物馆、中国白银,还有江湖酒馆醉翁居、孔亮鳝鱼火锅、七品斗酒卤味火锅等新兴美食消费场景,将青年社交旅游业态与历史风貌街区融合,让游客沉浸与历史穿越现代的交错空间里。

厚巷文化

厚巷文化以传统古美术为核心,是集鉴藏交流、名家传习、学术研究、美食品鉴、茶艺香道、展览培训等文创活动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场馆。馆内分为四大板块:上游食堂,茶艺馆,艺术品展厅,文化交流区。

朱炳仁艺术博物馆

西南首座铜雕博物馆,一砖一瓦、一桌一椅,皆为铜所制,庄严厚重的铜,与十八梯的重庆市柔情紧密相融,融进了传统的历史文脉,也融出了新式的国潮未来。

渝丹凤银楼

“金紫门里铸器老店,十八梯上守艺人家”。“渝丹凤银楼”是一家有历史、有故事的老店,每一件作品都在述说新生代匠师们的内心故事。

重庆荣昌安陶

重庆荣昌安陶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据史料记载,荣昌自宋代起就盛产陶器,至今有8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九十年代,安陶作为“国礼”馈赠国外政要并大量出口。重庆荣昌陶土蕴藏丰富,泥色为红色和白色,泥料细腻,可塑性强,含水率低,是最佳的陶瓷原料,素有“泥精”美誉,2010年,荣昌安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开发与保护

十八梯作为衔接老重庆上半城与下半城的纽带,是“母城”文化的重要传承延续地,承载着山城人的记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的保护性开发将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让十八梯传统风貌区成为渝中对外交流和文化展示的平台,成为中国老街区的改造样板,吸引八方游客来领略渝中独特魅力。

开发

升级改造

截至2021年4月底,在十八梯片区道路等相关配套设施项目推进过程中,经区人防办审核和安全评估后,已回填3个涉及施工建设的人防工程,其中1个涉及到片区既有建筑维也纳酒店有限公司,2个涉及到解放碑地下环道出入口建设项目,回填面积超1000平方米。

商业开发

2019年10月23日,渝中区商业联盟、区商联会、解放碑中央商务区企业协会开展“渝中商贸企业走进‘十八梯’商务交流活动”,邀请全区40余家民营企业负责人走进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品味山城记忆。

2023年五一节前,十八梯抓住文旅市场恢复的契机,新开及升级商家超10家,引进360度全景的隐路小酒馆、专注复古潮酷的马登工装、专注多元化的民族特色服饰旅拍的晚风与你等新兴品牌,加上渝潮坊全新回归,加持国粹引领国潮,吸引了一大批对生活品质需求较高,喜爱新鲜事物的“Z时代”青年人群。

旅游开发

针对十八梯项目的旅游观光产品打造,十八梯项目在建设中将重庆传统风俗、市井生活、节会庆典与实景演艺和现代会展技术融为一体,利用重庆市民耳熟能详的善果巷、轿辅街、月台坝、守备街、花街子等老街名称,打造若干核心景观和游憩节点,通过进一步完善游客游憩方式,形成完整有序的景观和文化体验脉络。

保护

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的重塑,首先将十八梯身上存在了几十年“生活居住条件恶劣的城中村”标签摘除,充分挖掘出了这条联通上下半城的古老街道的丰富文化资源。此地现存1处国家级文物法国领事馆,1处市级文物大轰炸惨案遗址,1处区级文物171号民居,以及7处优秀历史建筑,50余处传统风貌建筑都将按原始测绘资料及规划标准进行复建。在文物保护修缮上,以“原位置、原型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为基础进行保护修缮。

空间格局的保护与传承

保护通山达水的山水格局,保护有特色的外部空间和地形。十八梯项目用地南北水平距离仅460米左右,但北部200米段落内垂直高差却达45米,地势险要曲折,十八梯古街以大梯步通廊贯穿上下,形成特有的山地“竖街”,是连接城市与滨水空间(码头)的重要通道。以街为轴线展开,北部高差巨大区域保留下完整的小巷道体系。十八梯现存的传统风貌街区作为城市遗产,其保护的关键是构建整体性保护体系,即从山水环境到街巷空间,从民居建筑到景观元素的全面的、系统性的保护,要求对三维性的空间形态进行控制,研究整体空间结构、功能结构,指导历史文化信息的传承。

街巷肌理的保护与传承

十八梯100多米长的老石梯主道,是十八梯最具识别性的重要记忆。为避免损坏,在施工几年时间里,石梯道全部用塑料板和木板覆盖保护。现在游人们从较场口向下所经过的石梯,全部是精心保留下来的老石梯。

建筑体系的保护与传承

保护文物、历史建筑和现存特色风貌建筑,还原有特殊历史记忆的场所。十八梯项目主街梯道原样保留,崖壁题刻原址保护,“七街六巷”的传统街巷格局及山地肌理予以规划控制。此地现存1处国家级文物法国领事馆旧址,1处市级文物“六五”大轰炸惨案遗址,1处区级文物171号民居,以及7处优秀历史建筑,50余处传统风貌建筑将按原始测绘资料及规划标准予以复建。在文物保护修缮上,以“原位置、原型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为基础进行保护修缮。

历史环境的保护与传承

保护有价值的树木、植被及历史片段。传统风貌保护区绿化设计以原真性为原则,对现状的绿化、树木进行多种方式组合保护措施,城市绿化建设指标控制以现状为标准,以“不低于现状”为控制标准。规划区内现状绿化、植被以乔木为主,现状绿化率仅为1.4%,绿化率指标三地块综合平衡。规划区内调研统计,有价值的名木古树共计50棵,结合历史元素进行设计保护。

保护和复原再现部分节点和场景

张一白导演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在十八梯拍摄的场景被保留下来,打造文青们喜爱的地方。

相关文化

饮食文化

十八梯传统风貌区有重庆市特色的“胖子调料”、防空洞老火锅、在渝里火锅、巫溪馆烤鱼、陆稿荐、歌乐山林中乐辣子鸡、鹅艺空间的鹅系列菜品、唑江山茶韵私房菜、阿西娅兰州牛肉面、幺师下山综合体餐饮、豆相识豆腐花、巷巷油茶等多种传统品牌美食。其中陆稿荐原是苏州百年字号,20世纪30、40年代迁入重庆。陆稿荐因风味独特,深受广大食客喜爱,是重庆市民耳熟能详的餐饮品牌,数次获得“重庆特殊风味”“巴渝风味小吃”“名小吃”“名特小吃”等殊荣。

画作

1937年,徐悲鸿先生来到十八梯,将十八梯上的所见所闻,创作了《巴人汲水图》这幅名作。

书籍

2023年3月26日,作家王雨小说集《十八梯》新书发布会在十八梯古井广场亮相。这是第一部以十八梯为名的小说集,对重庆市城市文化、重庆文学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摄影

2011年11月,凭借《十八梯》,王远凌获得2009年度中国新锐视觉媒体联盟年度摄影师、2010年度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新摄影大奖、2010年徐肖冰摄影展收藏奖。

重要地位

南宋得名的十八梯,在清末开埠时期,借助于长江航运兴盛和自身优越的区位优势,十八梯已成为重庆的商业中心。十八梯可谓是重庆的筑城史、开埠史、商业史、城市社会史的优质承载地和展示区,它保存了重庆市各历史时期的发展标记,蕴含着深厚的巴渝传统文化底蕴。亦是城市遗产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展现了“天生重庆”的山地城市形态与空间特色,堪称山地城市传统建筑技艺的博物馆。

交通

交通体系

十八梯片区采用的是地上地下复合的交通体系,片区基础设施综合配套项目包括‘一横三纵’格局的地面道路和‘一环三连接’格局的地下道路,以及地上地下两条人行系统,共建设地上地下道路11条。

轨道线路

乘坐轨道交通1或2号线,较场口站下车,从4号口出站,步行约139米到达十八梯传统风貌区。

公交线路

十八梯片区紧邻8个公交站点、超过15条公交线,可以从较场口、中兴路、解放西路沿线的公交站点下车进入十八梯风貌区:

以上参考

自驾线路

自驾车可在雷家坡停车楼、得意世界、较场口日月光、星河大厦等物业停车,再步行进入风貌区。

获得荣誉

以上参考

重大事件

1941年6月5日晚,日机24架分批空袭重庆市,空袭时间几个小时,市民来不及往郊外疏散、躲避,纷纷扶老携幼涌进十八梯中段防空洞。由于天气炎热,人多拥挤,隧道内空气极差,大量市民因窒息挤压死亡、受伤,造成震惊全国的较场口“六·五”大隧道惨案

参考资料

变!变!变!看十八梯的前世今生.百家号.2024-03-04

文旅经济发展丨重庆市渝中区改造十八梯传统风貌区 打造强体验性文旅商业示范基地.百家号.2024-03-04

遇见最美的十八梯十八景:ABC区主体结构已封顶.上游新闻.2024-03-03

自然地理:渝中——主城之中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2024-03-13

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部分区域正式对外开放.今日头条.2024-03-03

杨毅专栏|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百家号.2024-03-03

呈现原汁原味的重庆“母城”记忆.法制网.2024-03-04

连接上下半城的十八梯 手绘图重现“市井风”.上游新闻.2024-03-03

十八梯,传承与涅槃.百家号.2024-03-03

历史文化名城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项目开工建设.中国网-财经中心.2024-03-04

十八梯将成为山城夜景颜值担当.百家号.2024-03-04

2021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榜单揭晓 “母城”渝中成为重庆地区最大“赢家”.百家号.2024-03-04

9月26日重庆十八梯D区亮相 这些都“上新”了!.百家号.2024-03-03

探寻老城记忆 十八梯的传承与涅槃.愉生活_华龙网.2024-04-17

手绘重庆丨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重庆日报.2024-03-03

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项目ABC区主体结构封顶.百家号.2024-03-04

重庆|十八梯核心区主体建筑基本完工 预计2021年6月对外开放.百家号.2024-03-04

穿越八百年“渝你相遇”:城市更新复兴“十八梯”.上游新闻.2024-03-03

城市遇光而生,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开启“夜景模式”.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2024-03-04

全国认证全市唯一! 十八梯非遗旅游街区揭牌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2024-03-13

渝中深度游|一份宝藏攻略,教你全方位解锁十八梯!.上游新闻.2024-01-19

重现“再造”十八景梯.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2021-05-22

重庆渝中区十八梯再造十八景 还原重庆生活.百家号.2024-03-03

新春走基层|打灯笼步步高 重庆十八梯小年夜千灯启明迎龙年.百家号.2024-03-03

“十八梯打灯笼步步高” 2024年小年夜千灯启明.百家号.2024-03-03

【网络中国节·元宵】民俗活动精彩纷呈!渝中邀市民游客迎新纳福闹元宵.华龙网.2024-03-03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2024-03-03

渝中商贸企业考察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项目.上游新闻.2024-03-04

十八梯有好火?五一期间来了50万人.百家号.2024-03-03

重庆渝中:全面推动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项目建设.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4-03-04

十八梯记忆——国画大师与《巴人汲水图》.百家号.2024-04-17

最具烟火气的重庆十八梯,有了首部以它为名的小说集.百家号.2024-03-03

2011连州国际年展开幕 新摄影大奖揭晓.中国文艺网.2024-03-03

2011连州摄影节王远凌自述及简历.新浪网.2024-04-19

聚焦十八梯片区配套设施建设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2024-03-13

收藏!十八梯最全游览攻略来啦!.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3

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项目荣获建造领域全球权威大奖.华龙网.2024-03-04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