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以来的优良作风。唐朝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看似小事,其实关个人和国家的之命运。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多次讲话中都语重心长地要求所有干部群众要注意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本书立足现实,结合历史,分别从治国、为政、齐家、修身的角度阐释了为什么要“勤俭“,论述了“勤俭”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对领导干部来说,本书无疑是一剂对治奢靡之风的良药。平素节俭者读之,则能笃志有加;平素骄奢者读之,深知勤俭之益,亦当能收而敛之。对社会大众而言,此书亦为修身齐家之良方,读之可深明勤俭持家的重要,个中嘉言实可置之座右,铭而记之。书中还收录“古今俭文“数十篇,并从四书五经、二十四史、诸子百家等各种典籍中摘录勤俭格言数百条,内容精辟而富有可读性。阅读本书,可以让广大领导干部和群众认识到“勤俭”的重要性,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内容简介
·一部推动杜绝奢侈浪费、厉行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的绝佳读本。
·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
·对领导干部而言,本书是极好的廉政读物!对普通大众而言,本书是极好的治家读本!
·为什么党和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要节约?
·勤俭节约者和奢华享受者到底谁吃亏?
·如何给自己和家人一道真正的平安符?
作者简介
萧祥剑老师,国内著名传统文化出版机构“中华文化讲堂”出版人。策划出版传统文化经典一百余种。先后担任《群书治要考译》《群书治要译注》执行主编,出版有点校本《群书治要》、《群书治要五十讲》等书,著作被翻译到韩国、越南等地。先后应邀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湖南省、山东省、河北省等地的传统文化论坛上授课。同时还担任中华孔子学会国学师资班老师。先后于录影棚录制《群书治要》的《周易治要》 《尚书治要》《孝经治要》《礼记治要》《孔子家语治要》等讲座。
作品目录
习近平总书记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前言
《群书治要》论奢靡之害(代序)
第一编从《群书治要》看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性
第二编古今俭文
第三编勤俭嘉言录
序言
出版缘起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谈到要强调勤俭节约、杜绝奢靡之风。并引用李商隐的《咏史》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指出能不能坚守艰苦奋斗精神,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优良传统。能不能勤俭,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一个团体的兴盛、而且直接决定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
中国古人历来强调勤俭持家,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提出了勤俭新中国成立的方针。党带领人民克服一个个难关,建立起了一个富强的新中国。
但是,一个时期以来,在少数机关、部分党员干部之中滋长了一股奢靡之风,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这股风气已经影响到全社会,长此以往,必将为国之害。
古人云:“民奢应之以俭,骄淫者统之以理。”奢靡之风的产生,是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主要在于认识上的误区、盲目攀比心理和人生价值观扭曲。有一部分干 部和群众,认为我们已经告别了物质匮乏的年代,奢侈一点是应该的;在生活中追赶时尚,不甘节俭和清苦,羡慕和追求奢侈生活,甚至通过不正当手段追求和向往 骄奢淫逸的生活;将追求个人物质享受,满足感官刺激作为人生取向。这些思想和行为,不仅给其自身带来巨大的危害,而且会败坏党风、国风和民风。因此,杜绝 奢靡之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是当前党的作风建设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课题。
要想杜绝奢靡之风,关键要从 源头治理。其核心就是要认识到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奢侈浪费的危害性。在这方面,中国古人有着许多深刻的阐述和智慧的论断。本书作者近年来一直潜心学习中国 古代治国龟鉴《群书治要》,从《群书治要》中的治国智慧出发,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指出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性。读来令人深感提倡勤俭的迫 切性和重要性,并对认识勤俭节约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作者还收集了自古至今的以勤俭为主题的文章十八篇,又从经、史、子、集中辑录出关于勤俭的格言 数百条,可谓煞费苦心。也的见“勤俭”二字实乃齐家、治国之良箴,实为对治奢靡之风之药石。
本书对领导干部来说,无疑是一剂对治奢靡之风的良药。平素节俭者读之,则能笃志有加;平素骄奢者读之,深知勤俭之益,亦当能收而敛之。对一般读者而言,此书亦为修身之家之良方,读之可深明勤俭持家的重要,个中嘉言实可置之座右,铭而记之,
古人有联云:“承先祖一脉相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耕惟读。”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能够在中华大地上代代相传,则是我民族之福,国家之福。
名人推荐
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常数,当留有余不尽之意。故节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未见暴殄之人得皓首也。
——明·焦竑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明·吕坤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清·朱用纯
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清·曾国藩
富贵易生祸端,必忠厚谦恭,才无大患;衣禄原有定数,必节俭简省,乃可久延。
——清·王永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