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乌翠区

乌翠区

乌翠区,隶属于伊春市,地处伊春市西部,东与伊美区毗邻,北接友好区,南与铁力市大箐山县接壤,西与绥棱县庆安县接界。截至2022年,乌翠区共辖4个街道,总面积2379平方千米,总人口7.9万。

乌马河区区名来源于境内乌马河名。原属汤原县管辖。翠峦区名源于驻地名,因过去森林茂密、山峦翠绿而得名。2019年7月,由原乌马河区与原翠峦区合并设立乌翠区。

乌翠区交通便利,哈伊、伊嫩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林都机场、伊春客运站、火车站均在半小时车程内,拥有宝宇森林生态小镇、永达工艺研学体验基地、兴安湖水库、伊春市美江森林文化艺术创意展示中心等旅游资源,是一座森林食品、木艺加工和生态旅游等多业并举的森林之城。

2020年9月19日,乌翠区荣获“中国最美生态宜居旅游名区”荣誉称号。2021年11月25日,乌翠区被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历史沿革

乌马河区区名来源于境内乌马河名。原属汤原县管辖。翠峦区名源于驻地名,因过去森林茂密、山峦翠绿而得名。

1928年,国民政府废道,隶属三江省汤原县。

东北地区沦陷后,始有游猎人员进山采集山果、药材及狩猎,称“伊松甸子”。

1942年,伪三江省修建南岔站到伊松甸子铁路,翌年修建火车站,取名翠峦站

1945年东北光复后,隶属汤原县南岔县(第五区)。

1948年4月,成立翠峦流送作业所。

1949年6月,成立翠峦林务所。

1950年,翠峦林务所改称翠峦森工分局。伊春森工局建立乌敏河林务分局。

1952年10月,翠峦森工分局划归伊春县第四区管辖,翌年春设置翠峦镇。乌敏河林务分局划归新设置的伊春县管辖,翌年春设置乌马河镇。

1953年7月,翠峦森工分局改称翠峦森林工业局。

1955年8月,设置乌马河区

1956年10月,建立翠峦林管区。

1956年12月,乌马河区改为乌马河镇。

1957年伊春市撤县设市后,设立市辖翠峦区。乌马河镇与乌敏河、伊春两个镇合并为伊新区,设乌马河街。

1958年11月,翠峦森工局和林管区合并,4月改称翠峦林业局,10月成立翠峦人民公社。

1960年3月,设置乌马河区。

1962年12月,乌马河区并入伊新区。

1964年8月,翠峦区人民委员会与翠峦林业局合并,实行“政企合一”管理体制,隶属伊春特区。

1964年12月21日,省人民委员会批准,设立乌敏河区。区人民委员会与林业局合并,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隶属伊春特区管辖。

1966年4月14日,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撤销伊东区,并入乌敏河区。

1967年改隶伊春市,为市辖区,同年7月14日,成立翠峦区革命委员会。

1971年1月,恢复翠峦林业局党委。

1980年9月22日,撤销翠峦区革命委员会,恢复翠峦区人民政府。

1983年12月24日,省人民政府批准,将乌敏河区更名为乌马河区

2019年6月29日,经国务院(国函〔2019〕63号)批准,撤销伊春市翠峦区,设立伊春市乌翠区,以原乌马河区部分行政区域和原翠峦区的行政区域为乌翠区的行政区域。

行政区划

乌翠区共辖4个街道

乌翠区人民政府驻曙光街道曙光街保安委888号。

人口民族

2021年5月31日,伊春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布,乌翠区人口数为72259人。

政治

经济

2020年,乌翠区地区生产总值163434万元,增速-5.5%。 

获得荣誉

2021年11月25日,乌翠区被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参考资料

行政区划.乌翠区人民政府.2024-03-19

历史沿革.乌翠区人民政府.2024-03-19

伊春市乌翠区招商简介.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9

文旅局长秀文旅丨乌翠区文旅局长申请出战!.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9

乌翠区喜获“中国最美生态宜居旅游名区”荣誉称号.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9

关于2021年中国天然氧吧评价结果的公示-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2024-03-19

乌马河区乌马河区历史沿革_(区划地名网) www.xzqh.org.行政区划网.2021-05-30

翠峦区翠峦区历史沿革_(区划地名网) www.xzqh.org.行政区划网.2021-05-30

政务信息公开.伊春市统计局.2021-06-28

中国共产党乌翠区第二届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伊春市人民政府.2022-02-09

乌翠区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乌翠区人民政府.2022-02-17